符桥瓷歌

(2024年05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喻本荣

  谷雨天,站在霍山窑陶瓷研究所院墙外的那棵老桐树,花开繁盛,粉紫色的桐花,与红砖灰瓦的老房子相映衬,沧桑又明媚。
  黑釉陶瓷艺术馆门中央,悬吊着一排黑釉瓷片,错落有致,像一串跳跃的黑色音符,轻轻一碰,叮叮作响,瓷音缭绕,如一曲经典悦耳的古乐。那一刻,恍若穿越千年,山远水阔,又见萧萧古道上风风火火的马帮身影。顿觉时间清凉,往事悠悠。
  一件件黑釉瓷品,静静立在各自的展台上,黑釉盏、黑釉执壶、黑釉双系瓶、黑釉陶俑……不言语,却在向游人诉说着自己浴火重生的古老故事。那种原始拙朴的美,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韵味,让人叹为观止。在琳琅满目的陶瓷家族中,青红白黄蓝,缤纷的名瓷,很难见到黑釉陶瓷的身影。其实,安然于幕后,古朴醇厚、静谧唯美的黑釉陶瓷,呈现出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记录了华夏祖先的审美哲学,也记录了两宋的盛世繁华。
  在下符桥,我与黑釉陶瓷一面之缘,便有兴趣想探知这座静卧千年符桥古窑的前世今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安徽省考古人员到下符桥镇瓦屋院组窑宝山,对古窑址进行勘测,发现这是一处古窑址群落,共有三座窑炉,依山而建,状如龙脊,故称“龙窑”。从出土陶器推断这座古窑遗址群落至少建于北宋仁宗赵祯至和年间,据今已近千年。
  下符桥窑宝山生产黑釉陶瓷,缘于北宋年间斗茶之风盛行,开始制造黑釉陶瓷茶具。宋人饮茶,将茶叶研成碎末,再以开水冲之,由此出现了“斗茶”“分茶”“茶百戏”等宋茶文化。宋朝斗茶风盛,要求茶汤色泽贵白,因此茶盏一般为黑色最易观察茶色。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也许是两宋时期皇室贵族对黑釉陶瓷的推崇,黑釉陶瓷受到较高的礼遇,才导致下符桥当地能工巧匠昼夜辛苦烧制,黑釉瓷品源源不断地走进皇室或民间。
  霍山县位于大别山区,见山遇水皆宝藏。下符桥镇有“霍山北大门”之称,霍山自古多产茶,是曾经车马如流的茶马古道交通枢纽地。下符桥镇濒临东淠河,水路运输四面通达,人流物流量大,交通位置优越。南宋时期,政通人和,这里经济繁荣,百姓富足,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窑宝山地区多产红色粘土,是生产陶器的优质原料。圣人山水,林木茂盛,当地人就地取材,伐木烧炭,燃料充足。这一切,为下符桥黑釉陶窑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因此,黑釉陶瓷在此慢慢崛起并日渐繁荣。
  霍山窑陶瓷研究所依托省重点文物单位下符桥宋代窑址打造的,集传承陶瓷文化、体验制陶工艺、研发陶瓷产品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基地。古老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传承与创新在交融碰撞中交替升华。如今,下符桥镇正聚合更多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这个集文化旅游、科普体验、农业观光、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小镇,将会走出一条极具自己标识的乡村振兴之路。
  看过符桥沉睡千年的黑釉陶瓷,满心的敬畏。遇见千年黑釉陶瓷,像是遇见前世的自己。我便迫不及待想去拜师学艺,亲身体验一下制陶的艰辛和非遗魅力。来到陶艺工作坊,我和制陶师傅对面而坐,学着师傅的一招一式,双手沾水轻抚拉坯机上的粘土,先将陶泥塑成圆台型,接着用大拇指在中间开洞,慢慢地提泥,再把陶泥拉薄,想制个小时候用的粗瓷饭碗,可我的手就是不听使唤,做得不像样子,只好寻求师傅帮助,师傅手艺娴熟,一会功夫就塑好了一只惟妙惟肖的粗瓷碗。我好喜欢这只很怀旧的粗瓷碗,留下通联,期待师傅烧制成品寄给我。看看沾了满衣满袖的泥巴,可我真切地体验到制陶的不易和让人敬佩的工匠精神。
  走出陶艺工作坊,暮春的暖阳下,桐花灼灼。一位游人正站在院子东边一口古井台上,轻轻摇动辘轳,吱吱呀呀,仿佛摇响了一曲古老的龙窑瓷歌,千年传唱,薪火不息。
  
  徐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