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广场与梅山水库:历史与自然的交响

(2025年02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兰兰

  
  在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大别山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牺牲。金寨,位于大别山腹地的传奇之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这里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更是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走进金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历史的硝烟与今日的宁静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由自主地追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在金寨这片英雄辈出的热土上,红军的足迹踏遍山川,以铁血的意志铸就不朽的传奇。他们,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以无畏的勇气挑战强敌,用坚定的信念点亮希望之光;他们,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以血肉之躯筑起革命的铜墙铁壁,书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篇章。
  在金寨这片承载辉煌与荣耀的土地上,梅山水库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间,其历史同样波澜壮阔,气势恢宏。它,在岁月长河中巍然屹立,以巧夺天工之姿,汇聚天地之灵气,滋养了一方沃土,润泽了万千生灵;它,在风雨洗礼下愈发坚韧,以人定胜天的壮举,筑起防洪保安的钢铁长城,守护了一方安宁,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在金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红军的足迹与自然的鬼斧神工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诗篇。这里,是革命精神的摇篮,也是自然风光的宝库。红军广场与梅山水库,便是这双重魅力的最佳见证。

  一踏入广场,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广场中央,一座高耸入云的红军纪念塔巍然屹立,它像一位永恒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那段光辉的历史。
  纪念塔上,密密麻麻地刻着无数革命先烈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曾经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古诗,在此刻显得尤为贴切。这些革命先烈们,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将生命定格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红军广场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照亮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

  梅山水库,横卧于大别山怀抱之中,碧波万顷,浩渺无垠,恰似古人笔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壮阔景象。此库之建,乃人定胜天之壮举,汇聚大别山之灵韵,滋养着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昔日,梅山之地,山川险峻,河流湍急,百姓常受水患之苦。然而,英勇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难险阻,以愚公移山之志,开凿山石,筑坝蓄水,终成梅山水库之伟业。水库建成之日,碧波荡漾,鱼跃鸟飞,仿佛天地之间,又多了一处人间仙境。“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梅山水库,便是大自然与人工智慧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站在大坝上,可以俯瞰整个水库的壮丽景色。万鸡山和天鹅岛如同两朵出水芙蓉,点缀在湖中心,为这片宁静的水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大坝下是发电房,机器轰鸣,发出的电通过电网送往华东各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梅山水库的碧波之上,一叶扁舟悠然穿行,仿佛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金光闪烁,与四周的青山绿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而在这宁静而壮美的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船头那面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它如同一位忠诚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辉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修建了诸如梅山水库这样的水利工程,为国家的农业发展、防洪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

  承蒙百年先辈之青年,以热血铸就梦想,以青春书写华章。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们挺身而出,以稚嫩的肩膀扛起民族救亡图存的重任,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以青春的热血与激情,在红军广场上留下了不朽的足迹。红军广场,见证了他们的英勇与牺牲,铭记了他们的奋斗与荣光,成为一处承载着红色记忆与革命精神的神圣之地。
  先辈青年,心怀家国,志在四方。他们或投身革命,或建设边疆,或献身科学,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他们的青春,如同梅山水库之水,清澈而深邃,滋养着后人的心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前行。
  今天,我们站在先辈的肩上,享受着他们奋斗的成果,更应承担起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让我们铭记先辈青年的光辉事迹,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