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冰封”的肩膀

(2025年02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肩膀怕吹冷风?夜间肩痛影响睡眠?梳头洗漱困难?穿衣困难?举臂托物困难?
  您是否有相同经历?为什么您会出现这些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您该怎么办呢?
  这些症状,其实都是“冻肩”患者的现状,也就是“冻结肩”——肩周炎的僵硬期,要警惕起来,小心可能是“冻肩”找上你了。
  肩关节作为我们身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几乎参与我们所有的生理活动,陪我们写字、工作、运动,它坚强且脆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磨损,它也会疼痛会生病,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
  “冻肩”学名肩周炎,也称五十肩、冻结肩,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肩部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一般发病率2%~5%左右,女性多于男性,非优势侧肩发病率稍高,6%~17%的患者双侧肩部发病。该疾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导致关节内外粘连,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一、“冻肩”的危险因素
  1.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肥胖及长期不活动;
  2.系统性危险因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亢进,肾上腺功能减退,高脂血症;
  3.外在危险因素:心肺疾病,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病,肱骨骨折,帕金森病,腋窝手术(乳腺癌),放射治疗;
  4.内在危险因素:肩袖肌腱病变,肩袖撕裂,肱二头肌肌腱病变,钙化性肌腱病,肩锁关节炎。
  二、“冻肩”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1.疼痛期。此阶段一般病程持续时间在2~9个月,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且夜间加重,此外还会伴随肩部逐渐僵硬,但并不显著,随着病情进展,夜间加重的肩部疼痛可逐渐变为全天持续的疼痛。
  2.僵硬期。此阶段期一般病程可长达4~12个月,在病程期间患者的肩关节疼痛会逐渐改善,但肩关节僵硬症状仍存在,并且可能会加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前缩小。
  3.缓解期。此阶段一般病程长达5~26个月,通常会在1~3年内消退,在缓解期中患者肩部的僵硬情况会有所好转,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也会逐渐恢复,但也有患者不能完全康复,肩部疼痛及僵硬持续数年,或仍有部分肩关节活动受限,症状通常较轻,疼痛是最常见的主诉。 
  三、肩膀疼痛=肩周炎?如何初步鉴别
  肩膀痛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过度使用和重复运动、外伤和创伤、肌肉和肌腱失衡,以及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肩周炎作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症状与肩袖损伤症状相似,二者需要严格鉴别。
  判断肩关节疼痛是否为肩周炎需要综合考虑症状、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以下是初步判断肩关节疼痛是否为肩周炎的一些建议。
  疼痛部位和性质:肩周炎通常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可能向上臂或颈部放射。疼痛可能会随着肩部活动而加剧,且常出现夜间疼痛,影响睡眠。 
  活动受限:肩周炎患者常感到肩关节活动受限,如难以抬手、旋转肩部或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疼痛持续时间: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而不仅仅是短暂性的疼痛。 
  风险因素:有些因素可能增加患肩周炎的风险,如年龄(特别是中老年人)、肩部受伤史、重复性肩部运动等。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肩周炎或者肩膀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求助,获得医生更为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四、如何治疗和预防“冻肩”
  中西医联手为“冻肩”患者保驾护航。西医以科学严谨的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减轻炎症疼痛,中医以细腻的针灸、推拿手法改善气血流通、消散淤血。
  预防胜于治疗,注重生活小细节,为肩关节健康助力,如:
  1.保暖避寒。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肩膀僵硬和疼痛,所以,夏天避免直吹空调风扇,冬天可佩戴围巾、护肩等物品保暖。
  2.减少负重。在搬运重物或进行其他需要肩关节用力的活动时,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或扭伤;患肢避免提重物。
  3.保持良姿。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或者扭曲身体,减轻肩关节负担。
  4.适度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放松肌肉和关节,增加关节的力量及灵活性,日常可进行瑜伽、太极、游泳等运动。
  “舞动”肩膀,远离“冻肩”
  摸墙法:面壁而立,用手扶着墙壁,由低向上做爬墙样动作。用力尽量向上摸,逐渐提高摸墙的高度,直至正常。
  划圈法:每次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各划15~20圈,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逐渐加量。每天练3~5次。
  梳头法:双手交替由前额、头顶、枕后、耳后,向前、纵向绕头一圈,类似梳头动作,每次15~20下,每天3~5次。
  拉轮法:在墙或树上安一滑轮,穿过一绳,两端各系一小木棍,上下拉动锻炼。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我们在肩膀疼痛时,不要忽略身体发出的求助信号。日常生活中谨记预防小细节,适当锻炼,关爱肩周,远离“冻肩”。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