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烤”验下,民生保供“不断线”

(2024年08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门一身汗,空调不停转,不想去做饭,情愿点外卖,是最近这段时间不少人的生活状态。暑气难消,“炎值”爆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市民的正常生活运转,记者走访了相关行业。
  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天气状况,还有“热度不减”的菜价。目前,市区嵩泉、百花等农贸市场上,青椒、青菜等26种蔬菜中,黄瓜、生菜等17种蔬菜较7月初价格上涨,涨幅低于5%的有土豆、茄子等9种蔬菜,涨幅在5%至10%的有青椒、冬瓜等6种蔬菜,涨幅高于10%的有黄瓜、生菜2种,环比分别上涨15%、10.9%;毛豆、平菇等9种蔬菜较7月初价格下跌,跌幅低于5%有毛豆、芹菜等7种蔬菜,菠菜、平菇环比分别下跌6.2%、10.8%。在西商农贸市场,青椒、青菜等9种蔬菜批发均价为1.84元/斤,较上周1.48元/斤上涨24.3%。据工作人员介绍,蔬菜价格季节性上涨主要是因为进入暑期后,本地蔬菜生长缓慢、供应量减少,约占西商市场日均蔬菜交易量(约1000吨)的30%,剩余近700吨蔬菜均为省内外蔬菜产区供应,高温天气运输成本和耗损增加导致了批发价格上涨。
  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我市蔬菜市场供应充足,将积极组织货源,加大外地蔬菜采购量,保障夏日市民餐桌上的新鲜蔬菜不断档。预计本月底高温天气结束后,随着本地菜上市量增加,蔬菜价格有望明显回落。
  入夏以来,我市先后经历三轮高温天气,记者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供电公司了解到,目前全市最大负荷量创历史新高,最大达到354.8万千瓦,全市日用电量四创历史新高,最大达到7207万千瓦时。高温考验下,六安电网运行和电力供应保持平稳,保供机制高效运转,相继发布迎峰度夏负荷管理方案、非统调机组运行管理等工作通知,强化保供资源统筹。相关部门、各单位专业协同、市县一体,全面落实各项保供措施,电源侧强化非统调机组同质化管控,发挥8家生物质电厂、20座有库容小水电顶峰作用,挖潜增供3.5万千瓦。电网侧充分发挥汲东变110千伏配套、白鹭变等度夏工程投运作用,优化调整主配网运行方式,有效缓解市区、金寨等区域设备重载压力,开展多轮输变配电设备精细化巡检,降温窗口期及时开展缺陷处理,全力保障设备健康运行。负荷侧细化预排前置措施、需求响应资源清单,通过企业错峰、商业及公共机构空调负荷调控等措施日均调控负荷4.6万千瓦,有力保障供需平衡。
  高温期间,是六安城区用水高峰期,目前,六安城区共有一水厂、二水厂、东城水厂和新城水厂,四个厂总设计规模达50.5万吨,完全能够满足市区日常供水需求。六安水管家调控中心利用智慧调控平台科学精准调度,运用“大数据”科学分析用水趋势,实时监测供排水情况,与各单位充分发挥联动机制形成合力,确保信息畅通,做好统筹调度,精准助力安全供水。记者从“三峡智慧水管家”获悉,为加强城市供水生产调度水质检测,保障居民日常用水需求,该公司密切关注高温下原水水质变化,适时加密相关指标检测频次,及时调整制水工艺。定期人工抽检30个管网水质监测点、每日开展出厂水9项水质关键指标检测,确保居民用水安全无忧。与此同时,六安新奥燃气也加强了对燃气管道保护范围内第三方施工巡查,强化用户燃气设施安全检查等工作,加强生产调度,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天然气供应安全稳定。
  关爱一群人、清凉一座城。市园林处响应市总工会要求,在中央公园工会驿站开展“送清凉”活动,为高温天气下坚守岗位的工人送去“专属清凉”,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多的贴心服务。
  “我们在这里可以歇歇脚、吹吹风、喝口水,十分贴心,党委、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采访中,一位环卫工人介绍,这个驿站内还有藿香正气水、雨伞、蚊香、急救箱等各类防暑物品,一应俱全,供户外劳动者免费使用,休息之余,还能参与“工惠怡夏”答题抽奖,为炎炎夏日中的户外劳动者送上清凉和关爱。       (下转三版)
  (上接一版)
  面对高温“烤”验,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城管队员克服高温酷暑,积极开展规范门店及流动摊点经营秩序、管控违法建设、劝离违法停车等工作,重点加强夜间市容秩序管理;环卫部门采取“干两头、休中间”作业模式,提高机械作业、洒水降温降尘频次,加强公厕、垃圾中转站保洁力度,减少异味扰民;园林部门开展抗旱保苗工作,对全市共计110条主次干道,26个公园内的绿化苗木进行浇水,重点加大对新建绿地、桩景、应时花卉以及不耐旱苗木的浇灌频率,做到浇实浇透、不留盲区;市政部门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路灯检修工作,确保亮灯率达到99%以上,为群众夜间出行纳凉提供便利;市淠河管理处加强防溺水安全巡逻工作,组织人员网格化巡护,安排4名人员对沙滩浴场进行定点值守。
  高温持续,因高温诱发的疾病也进入高发阶段。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我市加大对公共卫生风险的监测,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门、急诊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门诊、急诊量大的医疗机构开通中暑急救绿色通道,一旦出现高温中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通过急救绿色通道迅速进行救治。各级急救机构做好院前急救各项准备,确保迅速出诊,妥善做好患者救治和转运;各级疾控机构积极指导企事业单位做好高温环境下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开展预防高温中暑和因高温诱发其他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努力降低高温中暑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