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手术室的“无菌世界”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手术室无疑是一个最为特殊且至关重要的地方。这里,是生与死的交界,是医生与病魔较量的战场,也是护士们默默守护患者安全的重要阵地。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无菌”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如果感染防控不到位,再高超的医术也可能功亏一篑。那么,手术室护士是如何守好感染防控的第一关的呢?
  一、手术室无菌环境的重要性
  手术室,作为医院中救治生命、实施手术的关键场所,保障环境的无菌性至关重要。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皮肤、组织被切开,形成开放的伤口,这为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机会。如果手术室环境存在大量的微生物,那么这些微生物就有可能通过伤口进入患者体内,导致感染,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无菌环境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
  再者,在手术室护理中,从患者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医护人员就开始了一系列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确保手术室内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保持清新无菌;医护人员会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每一件器械都达到无菌标准;同时,会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的皮肤消毒,减少手术部位的微生物数量。
  二、护士如何守好感染防控的第一关
  1.严格的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会按规定更换专用的刷手服、工作鞋,并佩戴工作帽和医用外科口罩。刷手服上衣应束入裤装内,工作帽遮盖全部头发及发迹,口罩应完全遮住口鼻。禁止佩戴首饰,如耳环、戒指、手镯等,并修剪指甲,严禁佩戴假指甲。
  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最基本措施。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七步洗手法,并在手术前后、接触患者前后等关键时刻进行手消毒。
  2.手术室环境管理
  环境清洁与消毒: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地面、墙壁、手术台等所有表面都要经过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菌和微生物。
  空气净化:手术室通常会配备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以控制空气中的微粒和细菌数量。
  温湿度控制: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避免过冷或过热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不适,同时也有利于微生物的控制。
  3.手术器械的“净化之旅”
  分类与清洗: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会立即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分类,并送至专门的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
  高压蒸汽灭菌: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灭菌方式之一,通过高温高压将器械上的所有微生物彻底消灭。
  检查与包装:灭菌后的器械会被仔细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损坏或污染,然后密封包装,直到下一次使用时才会打开。
  4.患者的术前准备
  皮肤消毒: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消毒。通常使用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消毒剂进行反复擦拭,以确保手术部位的无菌状态。
  备皮处理:对于需要插入导管或进行其他侵入性操作的部位,护理人员还需要进行备皮处理,以剔除毛发并减少细菌隐匿的机会。
  5.术中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正确传递手术器械、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等。使用无菌物品时,遵循“一人一用一灭菌”的原则,确保无菌物品的无菌性和完整性。
  6.术后清洁与消毒
  器械与敷料处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对使用过的器械和敷料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
  手术室清洁: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下一台手术能够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总之,手术室无菌环境的维护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基础。通过严格的消毒流程、规范的操作措施以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将无菌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让无菌管理成为一种习惯,共同营造更加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医护人员自己的负责。
       (六安市中医院 郭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