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热敏灸
皖西日报
作者:金敏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什么是热敏灸?热敏灸疗法是选择热敏的腧穴,施给消敏的灸量进行悬灸以提高疗效的一种灸疗新技术。换言之,热敏灸,灸在体表,热在体内。热敏灸疗法实现了针刺疗法所要求的“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的神奇现象与疗效,即“一根微细的艾条,一点微弱的热量,作用于人体体表微小的特殊部位,施以微妙的手法操作,顿时,一股温暖舒适的感觉,直奔病所,病症慢慢开始缓解”。 传统的悬灸疗法是以固定经穴为灸位,局部与表面的温热为灸感,每穴艾灸时间没有个体化的明确灸量指征,其结果是临床灸疗疗效的潜力未能发挥。热敏灸疗法与传统温和灸疗法一样,都是对准穴位“悬空”而灸的悬灸疗法,但有本质的不同。 1.灸感不同。灸感即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对于悬灸疗法,艾热作用于体表,自然产生热感。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经气,气至病所。热敏灸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产生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6种热敏灸感和经气感传,气至病所,而传统悬灸仅有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2.灸位不同。灸位即施灸部位,热敏灸是在热敏穴位上施灸,热敏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最易激发经气感传,产生小刺激大反应;而传统悬灸由于未认识到穴位有敏化态与静息态之别,因此不要求辨别与选择热敏穴位施灸,因此激发经气感传的效率较低。 3.灸量不同。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有效作用剂量。艾灸剂量由艾灸强度、艾灸面积、艾灸时间三个因素组成,在前两个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艾灸剂量主要由艾灸时间所决定。而传统悬灸的灸量每次每穴一般从10分钟到15分钟,或者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而热敏灸灸量由自身表达出来的需求灸量为准,是最适的个体化充足灸量即饱和消敏灸量。在施行热敏灸疗法时,每穴的施灸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病因穴而不同,是以个体化的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施灸时间。 4.灸效不同。20年的研究表明,由于热敏灸激发经气,气至病所,实现古人“气至而有效”的要求,因此热敏灸的疗效较传统悬灸疗法有大幅度提高。尤其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疗效: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症、阳痿、面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 热敏灸疗法的规律:20年的灸疗临床研究中认识到四条灸疗热敏规律。 1.灸材热敏规律。热敏灸能够高效激发经气,发动感传的材料就是最佳的灸材。我们研究了多种材料作为灸材,比较它们激发经气的效率与临床疗效,发现艾材产生的艾热最易激发经气,发动感传,疗效最好。因此,热敏灸的最佳热刺激为艾热刺激。 2.灸位热敏规律。热敏穴位是最佳施灸部位。我们分别研究了艾灸热敏穴位与非热敏穴位治疗如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病症的疗效差异,结果表明,由于热敏穴位最易激发经气,发动感传,因此疗效更好。 3.灸量热敏规律。每次每穴的施灸剂量,以该穴热敏灸感消失为最佳灸疗剂量(即消敏剂量)。这是个体化的最佳充足剂量,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穴而异,是保证热敏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每次给予艾热刺激的量最终取决于敏化态穴位的消敏或脱敏量,达到这个剂量灸疗疗效明显提高,这时穴位的热敏态转化为消敏态(即非热敏态)。 4.灸效适应证热敏规律。凡是出现穴位热敏的病症就是产生灸效的最佳适应证。“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即艾灸能够像针刺一样激发经气,发动感传,而且必须激发经气,发动感传才能提高疗效。临床研究表明非热敏穴位艾灸也能产生一定疗效,但热敏穴位艾灸能大幅度提高疗效。尤其对于初诊的灸疗患者,这条规律对于指导我们正确把握灸疗适应证,预测灸疗疗效有重要临床价值。 (六安市中医院 金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