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结出现异常肿大时,可能提示感染、炎症、结核或肿瘤等疾病。为了明确病因,医生常会建议患者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因其安全、精准的特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诊断手段之一。本文详细解析这项技术的原理、适应症、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和家属科学认识这一检查。
  什么是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Lymph Node Biopsy)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细针或穿刺针获取淋巴结组织样本的微创检查技术。超声设备能够清晰显示淋巴结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从而完成精准取材,降低操作风险。
  一、哪些情况需要做这项检查?
  淋巴结肿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适应症包括:
  1.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结持续增大(>1cm)、质地硬、活动度差,且抗炎治疗无效。
  2.怀疑恶性肿瘤转移:例如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可能转移至淋巴结。
  3.淋巴系统疾病:如淋巴瘤、Castleman病等需要明确病理分型。
  4.感染性疾病鉴别:如结核性淋巴结炎、猫抓病等与肿瘤的区分。
  禁忌症: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穿刺区域皮肤感染、患者无法配合等情况需谨慎评估。
  二、操作流程详解:从准备到完成
  1.检查前准备。患者准备: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及抗凝药(如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心理准备:超声引导穿刺创伤小,无需过度紧张,必要时可提前与医生沟通缓解焦虑。  
  2.操作步骤。体位与定位:根据淋巴结位置选择仰卧或侧卧位,超声探头扫查确定目标淋巴结及最佳进针路径;消毒与麻醉:局部皮肤消毒后,注射少量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取样: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医生将穿刺针(常用16-18G空心针)刺入淋巴结,获取条状组织样本。通常需穿刺2-3次以确保标本充足;术后处理:压迫穿刺点5-10分钟止血,覆盖无菌敷料。
  3.检查后注意事项。穿刺部位24小时内避免沾水,观察有无红肿、渗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疼痛或淤青,通常无需特殊处理;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风险。  
  三、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1.核心优势。精准性高:超声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及周围结构,避免误伤血管、神经,尤其适合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复杂部位;创伤小、恢复快:仅需局部麻醉,创口约1-2毫米,无需缝合;诊断价值高:获取的组织样本可进行病理学、免疫组化甚至基因检测,确诊率可达90%以上。
  2.局限性。对操作者经验要求较高,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因取样不足需重复穿刺。
  四、常见问题解答
  Q1:穿刺会疼吗?穿刺前会进行局部麻醉,过程中仅有轻微胀痛感,多数患者可耐受。
  Q2:有没有风险?超声引导显著降低了并发症风险,极少数可能出现局部出血、感染或神经损伤,但发生率不足1%。
  Q3:多久能出结果?常规病理报告需3-5个工作日,若需进一步免疫组化或分子检测,则需更长时间。 
  Q4:穿刺会导致肿瘤扩散吗?目前研究表明,规范操作的穿刺活检不会增加肿瘤转移风险。
  五、检查结果的意义
  病理报告是诊断的“金标准”,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良性病变:如反应性增生、结核等,需针对性治疗。  
  2.恶性肿瘤转移:需进一步寻找原发灶并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3.淋巴瘤:需明确分型(如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以指导化疗或放疗。
  值得注意的是,若结果与临床判断不符,可能需要结合PET-CT、骨髓穿刺等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总之,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以其精准、安全的特点,为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患者无需过度担忧,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方能尽早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医学技术的进步正不断降低诊断的创伤与风险,而科学认知和理性面对,则是患者与医生共同战胜疾病的第一步。
  (宿州市立医院超声科 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