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慢阻肺患者的日常氧疗攻略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持续的气流受限,并伴随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它像一把“慢刀子”,逐渐损害肺功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慢阻肺患者缺氧是由于肺泡结构破坏形成“肺大泡”,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小气道堵塞导致新鲜空气进入受阻;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部分肺泡有血流无通气(死腔效应)。
  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达13.7%,其中约30%需要长期氧疗。但何时该吸氧?如何正确使用?
  一、什么样的患者需要长期吸氧?
  人体维持血氧饱和度>90%才能保证组织供氧,因此不是所有慢阻肺患者都需要吸氧。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建议长期氧疗:动脉血氧饱和度≤88%或动脉血氧分压≤55mmHg;虽然动脉血氧分压在55-60mmHg之间或血氧饱和度<89%,但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慢阻肺患者除了低氧血症外,常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吸入高浓度氧气可能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建议低流量吸氧(1-2升/分钟),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最好能持续吸氧,特别是夜间睡眠时。
  二、家用吸氧设备怎么选?
  1.氧气钢瓶:优点是氧气纯度高、流量稳定,缺点是笨重,需要经常更换,使用时需远离火源,有安全隐患。
  2.制氧机:最适合家庭长期使用,可以持续供氧,但需要电力支持,选购时要注意选择5升以上的机型。
  3.液氧罐:携带方便,适合外出使用,但价格较贵。
  建议选择带有氧浓度监测功能的设备,确保吸氧安全有效。
  三、如何正确吸氧?
  1.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在患者选择氧疗的时候,鼻导管或面罩都是吸氧的常用设备。其中鼻导管适用于低流量吸氧,舒适度较高,但是氧浓度不容易受到控制,而面罩适用于高流量吸氧,氧浓度比较稳定,但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说话或进食情况。因此,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设备,从而能够确保氧疗的效果以及舒适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堵塞或者气道痉挛则会影响氧气进入患者的肺部,从而降低氧疗效果。而此时,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咳嗽排痰,或者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方式,进一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定期进行呼吸道护理,可以选择雾化吸入或拍背排痰等方式,有助于提高氧疗的效果。
  3.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反映患者机体氧合状态的一种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一般在95%以上,患者能够使用便携式血氧仪,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若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需要及时调整氧流量,或者是及时就医。
  4.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高浓度的吸氧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氧中毒情况,甚至可能还会损伤患者的肺部组织或中枢神经系统。这个时候,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控制吸氧的时间以及浓度,避免过度地依赖氧气。另外,慢阻肺患者可以适当地进行呼吸训练或运动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肺部功能,减少氧疗需求。
  四、氧疗的注意事项
  1.吸氧设备需要视自身情况选择,吸氧方式若是选择的鼻导管吸入,需要提前进行湿化,以免造成不良情况。
  2.吸氧的流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而定,不是高浓度吸氧就是好的,一切以医生医嘱为准。
  3.长期进行氧疗的慢阻肺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自身的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监测血氧饱和度的仪器可以选择体积小巧、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的指夹式血氧仪。
  4.氧气具有一定的“助燃性”,在进行氧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明火,杜绝火源,安全用电,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自己的安全。
  5.使用氧疗的相关用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洁,氧气湿化用水需要及时的更换,而湿化瓶以及鼻导管或者是面罩都需要定期的清洁消毒,以免造成病菌繁殖。
  6.慢阻肺患者需要铭记,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肺功能情况,评估总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调整氧疗方案。
  总之,当你出现慢阻肺疾病症状的时候,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确诊后则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氧疗干预。合理且规范的氧疗能够帮助慢阻肺患者有效改善症状,顺畅呼吸,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情的恢复,因此,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氧疗方式十分有必要。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