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久坐久卧后的致命威胁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来源:皖西日报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长时间的坐姿、久坐或者久卧,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常常忘了照顾自己的健康。殊不知,这种看似普通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健康隐患,肺栓塞便是其中之一,它是一个看不见的致命威胁,悄无声息地潜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肺栓塞是什么呢?肺栓塞是指肺部的血管发生阻塞的情况,血液无法顺利流入肺部的组织,导致肺部的部分区域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影响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问题。肺栓塞的最常见原因,是血栓从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下肢,脱落并通过血液流动,最终堵塞了肺部的血管。在医学上,肺栓塞被视为一种急性威胁生命的疾病。因为一旦发生,患者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诊治,导致死亡风险非常高。虽然它并不像心脏病那样频繁被提及,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一、久坐久卧:致命的诱因 许多人长时间保持坐姿工作,或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尤其是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肺栓塞。长时间的静态状态,会让下肢的血液流动变得缓慢,甚至停滞。此时,血液中的一些物质,如纤维蛋白等,可能在血管内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就像是身体的“隐形炸弹”,不引人注意,却可能随时爆发。久坐久卧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血栓在下肢静脉中形成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它可能脱落并进入心脏,然后被输送到肺部,这个过程中,血栓可能会堵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的发生。 二、肺栓塞的症状:警惕早期信号 肺栓塞的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往往不容易察觉。很多人可能只是感觉到一阵突如其来的气短、胸痛或是乏力,然而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问题。例如,很多人可能以为自己只是过度疲劳,或者心脏不适,而忽视了肺栓塞的潜在风险。常见的肺栓塞症状包括:胸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深呼吸时更加明显;持续性咳嗽,尤其是咳出带有血丝的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以及心跳加速或不规则心跳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在长时间静坐或卧床后,一定要尽快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谁容易患上肺栓塞? 虽然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肺栓塞,但某些群体的风险要更高。首先,长期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人群最容易患上肺栓塞。比如,很多上班族每天长时间坐在办公室里,缺乏运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在下肢形成血栓。此外,长期卧床的病人,尤其是由于手术或其他疾病需要长期静卧的人,也处于高风险之中。其次,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或者有家族史的人群,同样是肺栓塞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因为体内的血液流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血栓,从而导致肺栓塞。 四、如何预防肺栓塞? 1.要避免久坐久卧。长时间坐着或者躺着时,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舒展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是长时间坐飞机或者开车旅行,应该定期站起来走动,活动腿部。特别是对那些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应进行一些简单的下肢运动,帮助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 2.保持适量的运动。每天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对于有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保持合理的体重和血糖水平,这是防止肺栓塞的重要措施。 3.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的蔬菜水果,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积极控制病情。 如果出现胸痛、气短等疑似肺栓塞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肺栓塞的治疗越早开始,成功的几率越大。医生可能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核磁共振等,确认是否存在肺栓塞。针对治疗,常用的方法包括抗凝治疗、血栓溶解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 总而言之,肺栓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它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长时间久坐久卧的情况下。了解肺栓塞的症状,掌握早期预警信号,及时就医,可以让我们在危机来临之前,做好预防和治疗,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我们抵抗各种疾病的最强武器。 (霍山县医院 杜小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