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化疗后的呕吐防治
皖西日报
作者:李爱园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化疗作为癌症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在疾病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众多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这些不适症状不仅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因此,深入了解化疗后呕吐的防治措施,对患者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地阐述化疗后呕吐的成因、防治方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建议,助力患者更有效地应对这一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一、为什么化疗后会呕吐?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对胃肠道黏膜和大脑中的呕吐中枢产生影响,所以化疗后会有呕吐现象产生。化疗引起呕吐的主要原因: 1.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化疗药物会刺激胃肠道的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恶心和呕吐。这种刺激可能使胃肠道的蠕动加快或减慢,进一步加重不适感。 2.激活呕吐中枢:化疗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会刺激大脑中的呕吐中枢,触发呕吐反射。呕吐中枢位于大脑的延髓部位,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 3.心理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对化疗感到焦虑或恐惧,这种心理压力也可能诱发恶心和呕吐。尤其是经历过严重呕吐的患者,可能会在下一次化疗前产生预期性呕吐。 4.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更容易出现呕吐反应。例如,女性、年轻患者以及有晕车史的人,呕吐的风险可能更高。 5.化疗药物的致吐性:不同的化疗药物致吐性不同。例如,顺铂、阿霉素等药物的致吐性较强,而一些新型靶向药物的致吐性较低。 二、化疗后呕吐的类型有哪些? 1.急性呕吐:发生在化疗后24小时内,通常程度较重,但持续时间较短。这种呕吐与化疗药物直接刺激胃肠道和呕吐中枢有关。 2.延迟性呕吐:发生在化疗后24小时至数天内,可能持续2-3天,程度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延迟性呕吐通常与化疗药物的代谢产物在体内积累有关。 3.预期性呕吐:由于之前的化疗经历,患者在接受下一次化疗前就感到恶心或呕吐,这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预期性呕吐的发生率约为20%-30%。 4.难治性呕吐:经过常规止吐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的呕吐,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但需要特别关注。难治性呕吐可能与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差或化疗方案较强有关。 三、如何防治化疗后的呕吐?防治化疗后的呕吐需要从药物、饮食、心理调节等多方面入手。 1.药物治疗。防治化疗后呕吐的主要手段。医生通常会根据化疗药物的致吐风险和个人情况,开具相应的止吐药物。常见的止吐药物包括: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用于预防急性呕吐,通过阻断大脑中的5-HT3受体来抑制呕吐反射。NK-1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用于预防延迟性呕吐,通过阻断NK-1受体来减少呕吐的发生。地塞米松,一种类固醇激素,常与其他止吐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止吐效果。需要注意:止吐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减轻恶心和呕吐,饮食建议: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吃太多,改为每天5-6顿小餐,减轻胃肠负担。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避免空腹,空腹可能加重恶心感,可以适当吃一些苏打饼干或干面包。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但避免在饭前或饭后立即大量饮水。避免刺激性气味,远离油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心理调节。心情好,呕吐少,心理因素在化疗后呕吐中起着重要作用。放松心情:通过深呼吸、冥想或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焦虑。分散注意力:与家人朋友聊天、看喜欢的电影或书籍,转移对恶心感的注意力。积极沟通:与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担忧,获得专业支持。参加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减轻心理压力。 4.生活方式调整。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也可以帮助缓解呕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油烟、香水等刺激性气味。适当活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消化。充足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紧身衣物压迫腹部,加重不适感。 四、需要及时就医的情形。虽然化疗后的呕吐很常见,但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呕吐持续时间较长,无法通过常规方法缓解。呕吐物中带有血丝或咖啡色物质。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口干、尿少、头晕等。体重明显下降,营养状况恶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腹痛、发热等。 抗癌路上,你并不孤单,化疗后的呕吐虽然令人不适,但通过合理的药物、饮食和心理调节,大多数患者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症状。重要的是,患者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自己的情况,以便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关心和陪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期。 (六安市人民医院 李爱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