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红土地·茶文化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茶如人生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16日    来源:皖西日报

  陈士润

  记得小时候每逢年关,父亲都要买一些好茶叶回来,虽说不是毛峰、瓜片、黄芽,却也是香味纯正、能泡几回的片茶(俗称野茶)。然后把茶壶、茶杯、茶缸子刷得干干净净的,好招待来拜年的亲朋好友。许是自那时起,潜移默化中我也养成喝茶的习惯,这个习惯已伴我生活几十年,以致于喝白开水根本不解渴,必须喝茶才行。
  六安产好茶,《红楼梦》里就有六安茶、霍山老君眉的描述,并指明老君眉还是贡茶。茶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一种生活的艺术。在喧嚣的尘世中,泡上一壶好茶,静坐窗前,轻轻品茗,那份宁静与淡泊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白居易的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品茗论茶,实则是品味人生,体会生命的真谛。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品茗的最佳时光。清明前采摘的明前绿茶,宛如翡翠般晶莹剔透,香气清幽,口感鲜爽。捧起一杯明前绿茶,只见杯中茶水碧绿如玉,茶香袅袅。轻啜一口,清甜中带着丝丝凉意,仿佛能洗涤心灵,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品茗时,仿佛置身于茶园之中,听到了山风轻拂茶树的声音,看到阳光在茶叶上跳跃的倩影。这一刻,与大自然、与宇宙、与天地万物融为了一体,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时间的流转。正如陆羽《茶经》所言“其性闲静,其趣清远。”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的一生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纷纭变化的大千世界。在溶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从生到死,贡献自己的毕生,走完自己人生的历程。人生如茶,多一片或浓,少一片或淡,无论是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品味,苦乐都是滋味。一片茶叶,看起来细小纤弱,却又妙不可言。茶之内功,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一盏浅注,清气馥郁。品茶所品味到的感受,是那一杯清茶中淡淡的滋味。浅尝苦涩,回味甘甜!人在世间功名利禄浮浮沉沉,滚滚红尘荣辱炎凉,苦乐皆由心生,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做最深入、最细致、最独到、最有价值的品味。这一切与品茶是何其相似,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尽在其中。生命短暂犹若一片茶叶,又何必为功名利禄所累。拥一份淡泊,守一份宁静,人生底蕴也会愈发厚实、愈有意味。
  品茶也折射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同是一杯茶,失意人尝苦涩,得意人饮甘甜,沧桑者觉回味;同是一杯茶,文人吟风月,哲人品人生;同是一杯茶,恋人钟情,痴人叹怨,佛家悟空,俗人闻市井,追名逐利。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品茶,讲究的是心情。一个怡然心情,一段闲暇时光,唯有这样,才能品出好茶的韵味。劳累一天,晚上,沏一壶香茗与家人品饮,叙叙家常、听一曲音乐、看一场球赛或独坐一段闲暇时光,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足矣!
  茶可独酌,也宜共饮。古人讲究以茶会友,佳茗、良辰、美景、知音、相聚品饮,雅俗共赏。“寒夜客来茶当酒”,老友相聚,沏茶小憩,谈笑品饮,虽不如酒后意气风发,却能带来一片祥和,使主客双方皆尽情意,谈艺论道、友情缓缓流动,谈兴徐徐舒张,茶是感情的纽带,友情的收获。如明代文人张源所说:“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
  长夜漫漫,闻着淡淡茶香,持一份静养之心,读一本心仪的书,此时没有了一点矫饰和浮躁,忘却了一切得失和荣辱,只有一份静怡恬淡的心境。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品味之中,感悟着人生的道理。犹如袁枚所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人生就像眼前的这杯散发着浓浓香味的绿茶,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去感悟。愿我们都能拥有一颗清新脱俗的心,去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去享受生命中的快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