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城事·茶舍·岁月“食”光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椿 香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刘家斌

  说起春天里的美味,香椿在我的印记里始终排在第一位,香椿源自田野,吸取自然精华,产生出浓烈而又独特的香气,始终缭绕着在我的味蕾里,香椿里的多少往事,仍在我的记忆深处……
  小时候的印象,香椿树生长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家家户户都有几棵香椿树,那时候的香椿树好像都是又高又大。北宋时期《本草图经》中记载,“椿木实,而叶香,可啖。”香椿树是一种神奇的树种,椿木是做家具的上等木材,它的叶子是春天头等的美食,好食者趋之如鹜,欲罢不能。“雨前香椿嫩如丝”,看见门前香椿冒出了尖,味蕾已经开始蠢蠢欲动,盼了一年的美味又可尝鲜了。
  奶奶和三叔两人生活,谷雨前后,奶奶家的头茬香椿头一般舍不得吃,会拿到街上卖个好价钱,香椿长得差不多的时候,三叔会在竹园里砍一根长竹竿,在顶端做一个钩子,勾住一丛树枝,一声脆响,高处的树枝便会脱落下来。
  三叔说,勾住枝头一点,稍微用力,不能把整个树枝都折断,或者会影响树的生长,折断的地方开春还会发出新的枝头,来年叶子会越来越旺。现在想起来,三叔他们那代人就有一种朴素的自然保护意识,对自然的馈赠,不可以涸泽而渔,也要取之有度。
  奶奶会把香椿头摘下来,用麻绳扎成一把把的,洒点清水,香椿更加粉嫩,鲜香欲滴。奶奶把这些处理好的香椿头放到竹筐篮里,拎到街上去卖,会一抢而光。奶奶拿出用手绢裹着带着香椿味的数张毛票子,对我们说,孩子们,香椿吃着费油,我去买点肥的猪肉,给你们改善下生活,肥肉还能熬点猪油,人不吃猪油干活没有劲的。
  我们家的香椿头是不会卖的,家里人多,有时还要招待客人。香椿树头生长得差不多的时候,父亲会及时采摘回香椿头,让我们尝个鲜。母亲把香椿头洗净,再用温开水烫一下,切碎放入碗中,打入三、四个鸡蛋,搅拌均匀,地锅升起柴禾火,锅中放入一小勺猪油,一阵噼里啪啦声,迸发出香椿和鸡蛋混合独有的香气。我最拿手的菜也是香椿炒鸡蛋,香椿、鸡蛋、盐三种最基本的食材,造就了春天最美的滋味,依旧是几十年永恒不变的味道,儿子对我的香椿炒鸡蛋也是啧啧称赞。
  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香椿,倒入开水稍烫,捞出放凉,切成碎末,放入盘中,再选一张豆皮用开水烫一下,切成细丝,加入盐,鸡精搅拌,滴入少许麻油、红辣油,清淡的豆皮和浓郁的香椿完美结合,香椿味混合着豆香,绿白相间,清香扑鼻,一箸入口,香、嫩、鲜,在味蕾上一涌而出,满口是春天的味道。
  清明后的香椿,已经是二茬了,叶已经有些老了,摘下偏老的叶子,母亲会把它用盐揉搓,腌制两天,然后拿出晒干,晒干的香椿叶可以保存一年,取出烧制,依旧香气扑鼻,招待客人又是一道美食。凭我吃香椿多年的总结,腌制半干的香椿烧猪肉别有一番风味,半干的香椿的春味还在,依旧很嫩,椿叶洗净,放入烧熟的笨猪肉里,再放上红辣椒、蒜苗,色香味俱全,解馋开胃。
  干香椿叶更有嚼劲,它的最佳搭档就是笨猪肉,红烧肉烧熟,然后把泡发好的香椿叶,放入锅中,小火慢炖,让香椿叶充分吸收肉里的油脂,叶子含上油后更加软滑,肉里渗入香椿的滋味,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叶集四大怪之一的炕鱼,必须是猪油下锅,把鱼煎得两面黄,加入香椿叶、生抽,去腥提鲜,鱼香和椿香充分融合,吃后口齿留香,三春不忘。
  随着岁月的流逝,停留在记忆中的东西没有渐行渐远,而是愈加清晰,原来的村庄早已经被高楼大厦所取代,邻居也都四分五散,吃猪油补充能量的生活早就消失在时光里。我已步入中年,还有很多人都已经老去,但小时候的村庄、香椿树、香椿味、老邻居永远镌刻在内心深处。
  春天里,吃上一次香椿,不仅是一种美食的诱惑,更是一种温情,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眷念,对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