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 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深化产旅融合 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超

  根据《金寨县2022年重点调研课题》(金寨调研〔2022〕1号)相关要求,桃岭乡围绕“打造网红‘渔’乐园,构建关山半岛产旅融合示范带”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桃岭乡龙潭村关山半岛(以下简称“半岛”)位于梅山湖上游,紧靠S443省道,距县城仅14公里。半岛面积5平方公里,涵盖6个村民组,205户,人口777人。半岛三面环水,视野开阔,湖光山色之中尽显灵秀之气。
  二、发展优势
  1.自然风光优美宜人,开发利用有资源。半岛位于梅山湖旅游区核心地,白天可观湖光映山色,夜晚可赏星辰染月夜,有“皖西小三峡”之美誉。境内神秘的白马寻踪、裂石遗韵、文昌秋月等景点各有特色,南临尉迟山,北望悬剑山,可谓移步换景、越看越奇。半岛冬暖夏凉,四季分明,境内动植物品种繁多,地形地貌千变万化,是旅游康养绝佳之地。
  2.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旅融合有基础。半岛生物生长环境优越,茶园、桑园等基地鳞次栉比,野生中药材遍布林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半岛品质上乘的茶叶,半岛现有茶园3300亩,茶厂5座,年产茶叶100余吨,主要品种有瓜片、毛尖、沐芽、白茶等,不仅是桃岭乡茶叶的核心产区,也是大别山内山茶第一早茶产区。
  3.景点分布集中连片,全域旅游有前景。半岛周围区域内悬剑山景区、劳模茶园、海亮码头分布周边,同半岛遥相辉映;附近有梅山水库、龙津溪地、望春谷等知名景点。可串联规划“一日游”“周末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形成集中连片式的旅游区。
  4.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开发有潜力。半岛距离梅山老城区仅10公里,距沪蓉高速金寨收费站25公里,可吸引县城、六安、合肥、南京、武汉、上海等地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同时,S443省道是连通西部片区十几个乡镇的主要干道,往来车流量大,极易聚拢人气,引爆流量。
  三、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半岛旅游交通、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硬件水平未达到景区标准。境内原有水泥路弯多坡陡,路面狭窄,大车无法通行;沟渠、河塘、堰坝等设施老旧破损;剩余4.6公里沿湖循环路亟待施工。
  2.茶园改造有待提升。半岛茶园建园时间长,老茶园面积占比大;茶树行间距过窄、空间有限,杂树较多,茶树栽植不整齐。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老旧茶园改造力度不大、进展不快,整体观赏性有待提高。
  3.产旅融合不够深入。半岛产业资源较多,但目前仅开发了单一的观光型游览,对半岛“茶、渔、红、绿”等资源挖掘开发不够,旅游产品、项目开发不多,产业链延伸不够,没有形成独特的市场品牌,发展趋向同质化。
  四、对策建议
  产旅融合是发展乡村旅游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半岛发展要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发展黄金机遇期,探索发展新路径,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1.弘扬移民精神,树立文化品牌。深挖半岛人质朴坚定、敬畏自然、牺牲奉献、敢于斗争的库区文化精神内涵,打造具有半岛鲜明标识、彰显库区移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等不同时期永跟党走、不断进步风采的样板村。
  2.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远规划。充分立足全域旅游“两环两带”规划定位,因地制宜长远规划,统筹各方面资源,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定位、规划、建设、策划、营销、宣传、管理各方面,进行统一策划和包装,培育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具有代表性的乡村特色旅游示范点。
  3.争取发展资金,完善基础设施。通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按照景区标准全面提升岛内路、管、网、水、电等基础设施,打造美丽宜居环境。一是完善景区交通路网体系,加强内部连通性,完善道路沿线亮化、绿化,提升道路质量。二是健全景区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半岛游客集散中心,完善酒店、民宿、露营基地、标志标牌、休息桌凳、旅游公厕等基础服务设施。三是加大对茶园改造投资力度,推进茶园生态化、景区化、标准化改造,打造生态高质高产茶园。
  (作者系金寨县桃岭乡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