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

解锁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新密码”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寨讯(吴双苗)为确保扶贫项目资产保值增效,金寨县青山镇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创新。通过“明确所有权、规范经营权、落实监管权、保障收益权”,解决“管什么、怎么管、谁来管、管得好”的问题,让扶贫资产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
  精准确权,绘制资产“明晰图”。面对扶贫项目资产规模大、分布散、资金来源多、形成时间跨度长的难题,青山镇着力盘清家底、明确权属,实现扶贫项目、资金、资产有机统一。全面清查资产,科学确权,算清资产总账。镇财政资产管理中心按建设内容、资金性质等,对资产详细登记建账,形成镇、村两级资产管理台账,实现分级分类、集中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资产录入集体资产管理平台,赋予唯一“身份信息”,全流程跟踪管理。镇多部门成立指导小组,逐村培训指导,多轮账目核对后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系统和财政系统,避免资产信息“错、漏、重”。
  创新运营,激活资产“动力源”。针对如何盘活扶贫项目资产,青山镇秉持“谁所有、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原则,依资产性质分类运营。开发公益性岗位,组建管护队伍,管好公益性资产。放开经营性资产经营权,以自主、委托、合作等经营方式参与市场竞争。探索民企带镇村模式,发挥民企资本优势,村集体承接服务项目,明确各方权责,实现资产使用与管理并重。确权到户资产,农户自主或委托代管经营,村级和主管部门加强指导帮扶。
  三级联动,筑牢资产“责任堤”。针对部分资产管理职责不明、存在漏洞的问题,青山镇出台系列文件,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规范管理与运行机制。资产权属界定后,镇、村两级逐级移交,签订清单和责任书。在政府网站、镇村公示栏等公告公示资产信息,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网格员作用,引导群众民主监督。主动邀请县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联合监管,定期清查盘点,规范资产处置程序。
  利益共享,绽放资产“富民花”。围绕经营性资产收益分配,青山镇坚持精准、公平原则。严格依法依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收益落实到产权人,到村归集体,到户归受益户。按劳与按贫分配结合,提取公益公积金后,重点帮扶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杜绝简单发钱发物。过渡期内,脱贫户与一般农户平等享有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兼顾公平与效率。及时优化调整收益分配,实现经营性资产保值、公益性资产高效、到户类资产持续发挥效益。目前,全镇已分配经营性资产收益260余万元,带动450余人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