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百科论坛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DSA:血管诊疗的“超级放大镜”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DSA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的简称。它就像是医生用来观察我们身体内部血管的“超级放大镜”。血管位于身体内部,正常情况下无法直接看见。以前医生想要观察血管形态,会向血管内注射特殊造影剂,再通过X光拍片。但这样拍出的片子中,除血管外,还夹杂着骨头、肌肉等周围组织,影像杂乱,如同要找的物品被其他东西遮挡。DSA则借助数字技术,精准去除骨头、肌肉等无关影像,仅保留清晰的血管图像,好比用神奇橡皮擦擦掉了干扰观察血管的杂物。
  1、DSA在诊断疾病方面的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如果心脏的冠状动脉有问题,比如血管变窄了(就像水管里有了水垢,水流会变小一样),DSA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程度。在脑血管方面,如果有动脉瘤(就像血管上鼓了个小气球)或者血管畸形,DSA能准确地把它们找出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肿瘤诊断领域:很多肿瘤是需要血液来供应营养才能生长的。DSA可以看到是哪些血管在给肿瘤“送粮食”,比如肝癌,它能显示出肝动脉给肿瘤供血的情况,医生就可以根据这个来了解肿瘤的一些特性。
  2、DSA在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治疗:如果冠状动脉狭窄,医生可以在DSA的引导下,通过一个很细的管子(导管)从血管伸到狭窄的地方,然后放上一个小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让血液能正常流动。这就像是在堵塞的下水道里放了一个支撑物,让水流恢复畅通。
  神经方面:要是脑子里有动脉瘤,医生可以在DSA看着的情况下,用微导管把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弹簧圈)送到动脉瘤里,把动脉瘤堵住,防止它破裂出血。对于急性脑梗死,如果血管被堵住了,也可以在DSA引导下把堵塞的东西取出来或者用药物把血栓溶解掉。
  肿瘤治疗:以肝癌为例,医生可以在DSA的指引下,把导管插到给肿瘤供血的动脉里,然后注入一些化疗药物和能堵住血管的东西(栓塞剂)。这样既能让化疗药物直接作用在肿瘤上,又能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让肿瘤没办法生长。
  3、DSA的优势
  微创:和传统的开刀手术比起来,DSA引导的很多治疗只需要在皮肤上扎一个小孔,把导管送进去就行。就像打针一样,对身体的伤害很小,患者恢复也快。比如做心脏支架手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把胸口打开,做完手术后患者能更快地下床活动。
  精准:DSA呈现的血管图像特别清晰,医生能准确地找到病变的地方,在治疗的时候就像有了一个精确的导航,能准确地把治疗器械送到该去的地方,不会伤害到周围正常的组织。
  4、DSA介入治疗的禁忌症
  DSA介入治疗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对造影剂过敏者:造影剂是DSA介入必需的物质,但严重过敏者使用后可引发皮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如血友病患者或因肝损伤、过量使用抗凝药导致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者。此类患者手术穿刺易致出血不止,形成血肿,若发生在重要器官周围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全身感染未控制者:此时进行手术,细菌可能随导管入血,加重菌血症或脓毒血症,穿刺点也易感染,且患者身体状态差,手术耐受性低。
  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使用造影剂会加重肾脏负担;肝功能衰竭者会影响药物代谢与凝血功能;心功能衰竭者难以承受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会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5、DSA的注意事项
  造影剂问题:造影剂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能休克。同时,造影剂对肾脏存在潜在影响,尤其肾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因此手术前需检查肾功能,并做好过敏预防准备。
  穿刺问题:在把导管伸进血管的时候,扎针的地方可能会出血、肿起来,如果不小心,还可能伤到周围的神经和血管,所以手术后要好好看着扎针的地方。
  辐射问题:DSA检查和治疗会有一些辐射,不过一般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但是如果要做很多次这种检查,或者长时间在检查室里,还是要注意防护,比如医生会穿铅衣来保护自己。
  6、结语
  DSA凭借清晰成像、精准引导的优势,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与肿瘤等领域诊疗的关键技术。但需注意其禁忌症与相关风险,在专业医生评估与操作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诊疗价值。
            (六安市中医院放射科 郭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