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百科论坛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爱与科学助力产后康复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分娩对准妈妈们来说,是幸福与痛苦并存的一件事情,任何一种分娩方式,都是准妈妈们无法复制的经历和特殊的记忆。在新生命带来喜悦的同时,带娃也是充满挑战的,小生命健康成长,宝妈们在精神、生理和心理上付出更多。辛苦付出的背后,宝妈们也正遭受着诸如产后抑郁、身材走形等情绪焦虑。宝妈们产后究竟会面临什么问题与挑战呢?该如何应对?下面就带大家深入了解。
  产后康复
  产后快速康复管理帮助宝妈更快更安全地恢复身体,大大减少对疼痛的恐惧。术前2小时可口服液体饮料,避免长时间饥饿;术后返回病房进行皮内针治疗(中腕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合谷穴)促进胃肠蠕动,中药敷贴(关元、气海、中极、两侧子宫穴);术后半小时行双下肢气压泵治疗,减少下肢血栓形成,同时每隔半小时少量饮水;3小时后可喝点米汤,6小时后在家人和医护人员陪伴下下床,一般状态较好可拔除尿管。排气后改半流食,大便自解后方可正常进食。
  产后卫生
  剖宫产腹部切口及阴道分娩的会阴切口医生会定期消毒,产妇日常需每日使用温开水清洗外阴。剖宫产术1周后、顺产分娩后24小时可正常沐浴非坐浴,沐浴后及时擦干穿衣,可由家人协助洗头,洗后用暖风吹干,避免受凉。进食后漱口,早晚温水刷牙,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止口腔感染。
  产后排汗
  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增高,钠水潴留;分娩后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身体排出过多水分。在产后1周内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妊娠期积蓄的多余体液随汗液大量排出,夜间睡眠和清晨更为明显,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日常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及中暑。
  产后情绪
  产后情绪持续低落,社会、心理因素、妊娠及分娩均影响产妇情绪,如家人陪伴及关注度不够,照拂宝宝,社交减少,特别是在产后两周内,产妇情绪更容易受到影响。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催乳素和缩宫素的释放,对母乳喂养和产妇健康都有影响,因此家人应给予充分关心、爱护、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和治疗。 
  产后哺乳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口粮,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哺乳,实施24小时母婴同室,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提倡母乳喂养2年以上。母乳喂养有助于乳汁分泌,增加母婴感情,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按需哺乳,每次一般为20-30分钟。喂奶前先洗手并清洁乳头、乳晕,避免用肥皂或酒精类擦洗,以防干燥皲裂。
  产后收腹带
  怀孕和分娩期间,胎儿的长时间压迫可能损伤盆底肌肉和筋膜功能。产后及时行盆底功能评估并进行相应的修复治疗有助于产后恢复,预防盆底松弛和子宫脱垂的发生。收腹带可固定伤口,减轻疼痛,但不宜过紧或长时间使用,否则会增加腹压,不利于盆底肌恢复。
  产后同房
  产后女性在恶露未净或产后42天内,由于子宫内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性生活容易导致感染,严禁同房。顺产42天复查正常后可酌情考虑性生活,而剖宫产者则应避免性生活至术后3个月。在恢复性生活时务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因为即使产褥期月经未来潮,仍会排卵导致怀孕。
  产后检查
  产妇应于产后6周母婴同时至医院行常规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妇科检查及盆底功能筛查,对孕期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应给予相关指标检查;了解身体是否恢复至非孕状态,同时至儿保科对婴儿进行全身检查及相关疫苗接种。
  恶露与月经
  产后恶露是指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少量血液、分泌物、坏死蜕膜等物质通过阴道排出,恶露具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根据颜色、内容物和时间可分为不同类型,首先血性恶露,呈鲜红色,含有大量血液,通常持续3-4天,逐渐减少,转变为浆液性恶露。其次是浆液性恶露,呈淡红色,富含浆液,持续约10天,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演变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通常持续约3周后停止。正常情况下,产后恶露的总持续时间约为4-6周。
  产后月经:产后女性通常在产后6-10周内会出现月经复潮,但哺乳期间月经复潮可能会延迟或者完全停止。
  “坐月子”这一特殊时期,宝妈需要得到身边人群更多的关爱与关心,给予情绪疏导。产后康复目标不仅仅是宝妈们身材的恢复,更多的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自信的重建。
    (六安市裕安区妇幼保健院 袁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