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艺坛书院·岁月留痕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七仙女”牵线“六安茶”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胡遵远

  这里所说的“七仙女”并非“天仙配”中的“七仙女”,而是红25军中的“七仙女”。大家知道,红25军是在六安麻埠(今属金寨县)诞生的一支红军队伍,它先后两次组建,被誉为“长征先锋、百将之师”。红25军中涌现出很多英雄群体,留下很多感人故事,“七仙女”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说是“七仙女”,实际上就是红25军的7位女医务人员。本来在长征出发前,部队首长考虑到转移路程长、面临困难多,担心女同志受不了苦、跟不上队,就准备让她们就地解散,谁知她们的革命意志十分坚定,她们说:“活着要做红军的人,死了要做红军的魂,就是死也要死在长征路上”,坚决要求跟着队伍进行长征。结果,她们在长征途中,不仅和男同志一样跋山涉水、行军打仗,而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专长,在医疗救护和政策宣传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成为享誉全国的英雄群体。
  在红25军“七仙女”中,有2位“仙女”是我们六安人。一位是大家熟知的,名叫周少兰(后来改名为周东屏),裕安人。长征中,她与徐海东大将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爱,最终结为革命伉俪、相守终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另一位“仙女”则是鲜为人知,名叫曹宗楷,叶集人,牺牲在长征路上。
  周东屏的丈夫徐海东大将,被毛泽东主席称为“工人阶级的一旗帜”。徐海东出生在湖北省大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早年参加了黄麻起义,曾任红25军军长、红28军军长、红15军团军团长、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等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36位军事家之一。
  1958年10月,徐海东和周东屏回到大悟省亲,看到家乡变化不大、乡亲们都还很贫穷,心中十分难过,于是就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地为家乡人民解难题、办实事。周东屏想到,六安茶享誉千年,“六安瓜片”还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悟和六安同属大别山区,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基本相似,六安茶一定能够在大悟县“生根、开花、结果”。想到这里,周东屏立即回到自己老家——六安,帮助引进40万株茶苗到大悟县进行种植。
  革命先辈亲切关怀,大悟人民感恩奋进,从此开始精心培育、辛勤耕作。经过60多年的接续发展,全县茶园面积已经达到30万亩,位居湖北省第5位,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茶产业已经成为大悟县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大悟县深耕“茶文章”,在稳固绿茶产业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产业提档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现代化农业管理系统和抹茶生产工艺,全力打造大别山区茶产业科技赋能的“标杆样本”。目前,全县已经拥有涉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年产茶叶约1.4万吨,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到10万余人,综合产值超过25亿元,构建起绿茶、抹茶、黄茶、红茶等多种品类、特色鲜明的茶产业新格局。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想念“七仙女”。在今天的湖北大悟,只要一提起茶产业,人们就会想到徐海东和周东屏夫妇,大家都说:是这两位革命前辈为我们引来“金枝玉叶”(茶叶),带来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