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艺坛书院·岁月留痕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江淮第一水圩”刘大圩古韵犹存

郑金强 文/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2019年3月,刘大圩庄园被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大圩庄园外景
  有“江淮第一水圩”美誉的刘大圩庄园位于金安区张店镇东部,是清代淮军著名将领、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的故居之一。
  据有关资料记载:庄园总占地约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现场观察现存数百间老宅,有上万平米。原建有内外两道水圩,四面环水,为江淮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方名圩,虽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依然古韵犹存,现存有四面环水的内圩、古朴典雅的石桥、古色古香的绣花楼以及大量花雕木刻的古建筑,散发着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
  盛夏时节,我从六安市区驱车30多公里,走进绿意盎然的乡村田园,走进绿水环绕、古色古香的刘大圩庄园,探寻气势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之美。
  在一幢幢农民新居中有几间老屋格外显眼,从老屋门楼穿过,便是刘大圩庄园。走过约20米长的石桥,步入敞亮的院落,一排排青砖灰瓦、木梁石柱的老宅错落有致,空旷的庄园寂静无声,偶有鸟儿飞过,仿佛时光静止一般。遥想当年,这里是何等的气派与热闹?
  据当地老人介绍,刘铭传倾毕生心血,建了三座刘家圩子,分别是在合肥肥西县的刘老圩子,在六安张店的刘大圩子和在金寨县原麻埠镇的刘新圩子,1891年辞官后他往来于三地居住。目前,肥西的刘老圩子已经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金寨的刘新圩子淹没在水库下面。
  张店的刘大圩子原先共有九进,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每间四梁八柱,雕梁画栋,屋顶、檐口装饰精美。刘大圩当初有内中外三重圩子,两道壕沟,三座门楼,号称“三道闸”,既防盗贼又防土匪,易守难攻。
  岁月悠悠,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的刘大圩庄园,虽无昔日的辉煌,但依然古韵犹存,大门楼、绣花楼、露台、后花园以及石桥等建筑基本保留完整,令人欣慰。特别是被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现存的古建筑得到修缮保护,同时,随着当地文旅事业的发展,刘大圩庄园已成为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吸引了四方游客。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我放飞无人机,空中俯瞰刘大圩庄园,绿水环绕的中央,十几栋数百间老宅尽收眼底,在绿树碧水的映衬下格外古朴典雅,气派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