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流春五千年
皖西日报
作者:施忠海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施忠海
春,是一个季节,也不是季节。 我们许多地方,用春来命名山水,命名城市。可以说正是我们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寄予的最真切的期望,是劳动人民诗意而且智慧生活的体现。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古老且充满智慧的二十四节气。其中春天的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你看,春天里的六个节气,从名字上看,就那么美,那么柔,那么充满希望。而名字的背后,又是我们的先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理解,是不断突破、不断创造新生活的渴望与奋斗。 在了解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开展我们的生产生活劳作,这不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的诠释吗? 不仅是生产劳作,在56个民族汇聚成的大家庭里,每一个民族的人们都将最美好的期待融在美好的春天里。 你看,4月时节的傣族泼水节,这热闹劲吧。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相互泼水祝福,不正是亲水、爱水的证明吗? 你看,2月28日的藏历新年,藏族人民抢新水,拜新年,插经幡,赛马娱乐,开犁请神,满是热闹,又满是希望。 你看,侗族的闹春牛活动,对自然的敬畏,对赐予我们幸福生活的事物的感恩;壮族三月三歌节,歌唱勤劳奋斗,歌唱美好生活;彝族火把节,满城的炽热与火红,传递火热的生命力量。这些都在春天这个希望的季节里,盛大上演。 当然,说到春的习俗,怎能少得了踏春呢?绿水青山的六安大地,春意逐渐浓郁,逐渐进入踏春赏春的最佳时节。皖西大地的满山绿意正敞开怀抱,拥抱笑容灿烂的人们。 如果说劳动人民对春的理解是生活与美,那么文人对春的理解则是哲学与诗的人生况味。 一个人,从春风得意一朝落入尘埃,披风沥雨,又该如何自处?面对人生困境,他煮酒烹茶,寻访山水,去留随意,人生看淡。且听东坡居士,定风波。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