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标本的规范化管理
皖西日报
作者:屈文银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手术标本主要是指手术中通过穿刺、内镜等方式切除人体的部分或全部病理组织,而病理诊断的准确率关系着后续诊治,因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提供高质量的病理切片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手术标本管理的规章制度,重视规范化管理,避免标本管理不当为患者以及医院带来严重不良后果。本文将为您科普医院手术标本的规范化管理,请耐心阅读。 手术标本是指在手术室内通过手术方式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异物等,是医生诊治、评估预后的“基石”。临床上将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作为最权威的诊断,称之为“金标准”,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手术标本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术后病理标本、术中冰冻标本。术后病理标本是术中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器官或组织,术后将其送往病理科进行病理学检查,获取病变的各项信息(性质、范围、程度等);术中冰冻标本则是在手术中取下的少量组织,立即送往病理科做冰冻切片检查,以便为医生提供实时病理诊断信息,有助于确定手术范围、调整手术方式,提高临床疗效。 手术标本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手术标本管理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包括标本保存、处理送检流程、病理检查申请书、病理检查报告单填写的不规范等,在组织离开患者后,如果未按照规定放置标本固定液或选择标本袋,有可能导致标本保存不当的情况,甚至标本丢失,造成严重后果。另外,如果病理检查申请书上字迹潦草、内容缺失、描述不详细,或者快速病理标本未得到家属签名,这些“小问题”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潜藏着重大的医疗风险和危害,不容忽视。 手术标本的规范化管理是什么? 1.完善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根据现有手术标本出现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邀请专业传授经验,安排医务人员前往其他医院学习,确保所有人员都能熟练掌握,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同时安排专人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起到监督作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手术标本的无可替代性和无可重复性,使得相关人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责任心是医务人员工作的基础,也是手术标本规范管理的重要条件。领导层应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提高认知,认识到管理不当的危害性,重视所有手术标本,避免随意丢弃,认真核对,正确处理。 3.选择合适的标本袋。手术标本有大有小,为了保证手术标本顺利运送到病理科,医务人员应根据大小选择合适、密封性强、无破损的标本袋,贴上标签,书写清楚患者的各项信息,以便核对,完成后,双人检查,确保标本的完整性。 4.规范正确地处理手术标本。普通病理标本的活体组织应在离体后30分钟用福尔马林浸泡固定,标本用标本液(标本体积的3-5倍)浸没,选择合适的标本袋装入其中,打好标签,医务人员填写各项信息并登记,让家属确认签字,术毕再次核对,按照流程送标本。如果是术中冰冻标本,应术前1天开具快速病理冰冻报告申请单,核查术中快速病理冰冻报告申请单,确保无误,将手术标本、申请单、登记本等交由专职送检人员,共同核查,确定无误,随后送往病理科。 5.及时、准确地填写病理检查报告申请单。医务人员应开具病理检查报告申请单,同时完成填写工作,双人核对,确保申请单无缺项、漏项。打印编码,贴在标本袋、病理检查报告申请单以及病理标本登记本,便于核查。 6.优化标本送检流程。医务人员送检前应认真核对与手术标本相关的资料,把所有的标本放进专用车内,按规定上锁,携带资料及时送往病理科。与病理科人员交接,确保其填写接收时间、签名。 综上所述,手术标本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手术标本的规范化管理十分关键,一定要引起重视。 (金寨县人民医院手术室 屈文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