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急救指导
皖西日报
作者:刘定堃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简称猝死,是人类目前最严重最危险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此病病情发展迅速,危险极大,有效的抢救措施能明显减缓脑死亡的血流停滞时间,为呼吸心跳的复苏争取宝贵的基础条件。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大部分人认为,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首选是拨打120,实际上,救护车在十分钟到达现场的可能性很小,在等待的过程中基本失去了抢救成功的希望,即使救活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后遗症。 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前身体常常会发出预警信号,比如:1.胸口出现剧烈的、紧缩的、压榨性的持续疼痛。2.胸口憋闷,呼吸困难伴呼吸急促。3.突然出现心慌、心率加快,瞬间达到130-140次/分钟。4.突发剧烈头疼伴有恶心呕吐。5.头晕伴四肢乏力,心跳减慢,明显的脑供血不足。6.突发剧烈的腹疼痛。7.眼前发黑、口唇发紫、乏力、走路不稳,全身大量出汗伴面色苍白。出现上述症状必须引起自己和家人的高度重视,应当立即拨打120,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 在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一般来说,心跳停止10秒钟,会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停跳30秒时会出现全身抽搐,1分钟后呼吸逐渐停止。如果患者持续3分钟不省人事,将会出现脑水肿。呼吸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脑细胞便开始不可逆地死亡。当心跳停止8分钟,脑死亡将会进入植物状态。如果呼吸心跳骤停发生后的1分钟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运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开展急救,抢救成功率可达90%。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在这短暂的数分钟里就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 “黄金四分钟”主要包括有效且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PR)和准确使用除颤仪(AED)两个方面。及时对猝死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具体急救步骤: 1.评估周围环境和患者意识,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判断患者意思、颈动脉搏动和呼吸。如果有呕吐或食物应先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2.让患者平躺在平整坚韧的木板或地上,头部偏向一侧,解开患者衣领,同时找到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叉点。 3.施救者双腿平跪于患者一侧,双手交叉叠加,手臂垂直,手掌置于连线中点的位置,用肩膀和腰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4.成人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的频率在100-120次/分钟,要注意每次按压后都需要胸廓完全回弹复原再进行下次按压。儿童、婴儿至少挤压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按压约5厘米,婴儿抱起前后挤压约4厘米。按压放松时间上为1:1。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颜面颜色和呼吸有无变化,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5.按压计数在30次时进行2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需要患者头颈后仰,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按压下颚使患者口腔打开,使患者下颌尖、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口对口吹气持续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为了减少胃肠胀气的发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规定2秒以上给于10ml/kg的潮气量。人工通气后再次按压需要重新定位按压点。 持续进行五个循环后快速判断有没有复苏成功:1.患者出现眼球运动、对光反射、手足抽动、发出呻吟等恢复意识的表现。2.触及大动脉可有搏动说明已经恢复自主心跳。3.看到明显的胸廓起伏,或者明确感觉到患者的呼吸气流。4.皮肤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5.瞳孔由散大变缩小。以上为初级心肺复苏,无论在任何场所都可优先进行。持续心肺复苏超过30分钟,患者仍无上述改变很大几率是CPR无效。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初级心肺复苏的及时应用不仅能有效地争取抢救时间,而且能直接影响抢救成功后的后遗症康复。让我们共同重视并传播CPR的应用与操作。 (六安市中医院急救中心 刘定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