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十里溪
郑 策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11月0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十里溪拾余涧(木屋远山) 徐缓 摄
十里溪,位于六安市金寨县青山镇姜河村区域,以溪闻名,长约十里,是一处拥有山林、峡谷、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观的原生态景区。景区自上而下落差数百米,飞瀑深潭,水石相依,徜徉其中,可感受潭的清幽、瀑的壮观、石的神奇、湾的悠扬和溪的绝唱。 过去大家只知道这里是“穷山恶水”,谁又知晓这里还是一处“藏于深山”“藏于闺阁”里的清雅宁静、生态康养、美景独具的佳处。 金秋十月,气候宜人,向晚时分,行驶在青山绿水间,远处山峦叠嶂,远山青绿间红黄点染,秋阳里高山上铁塔矗立,骨架莹白,既现代又古朴,真应了陶渊明那句“山气日夕佳”的诗境——渐渐有雾气升腾,若隐若现的红红黄黄的色彩,在群绿的包围里,愈加可爱生动。 夜宿十里溪,夜静得只闻水声和虫鸣,站在山腰凉亭处,举目苍穹,星星点点,是久居城市里而暌违日久的“星光灿烂”;山风过耳,空气清新,洗心净肺,让常住都市嗅惯了尾气的我们陷入“静谧沉醉”。沿山路漫步,泉音在耳,虫鸣作伴,花香盈袖,星光满径,人心立时沉静下来,所有的琐碎繁杂一时尽抛脑后,此时物我两忘,心无旁骛,神游万里,仿佛进入“庄周梦蝶”境界。夜已深沉,就于此处“拾余涧”山居休息,水声潺潺里,我们呼吸平稳,香甜入睡。 一早醒来,更觉神清气爽,推门见山,低眉见水。秋日山间,早晚雾气缭绕,远处山林隐隐约约,恍如仙境,昔时的“桃源”仿佛踏步可入。随着太阳一点点爬升,雾气一点点消散,山林一点点清晰,绿的滴翠,黄的金灿,红的闪耀,如一幅流动的水彩画卷:一点点展开,一点点铺陈,一点点袒露,就在感叹惊讶之时,忽然如美女掀起面纱,露出一张“天然去雕饰”的纯净脸孔,眉眼是如此生动、那样可亲。 上午9时许,在姜河村副书记余维霞的陪同下,我们徒步进入十里溪的深处。余书记形容秀丽,爽直干练,快人快语。据她介绍,十里溪全长十华里左右,溪水顺着山势,清泉石上流,曲行山林间。2018年左右,当地一位村民因进山找寻野生中药材,一路砍伐树木杂草,才辟出路径,得以沿溪流下寻,慢慢步入林密泉潭之幽深处。此次寻行村民有了最大的收获,那就是发现溪流深处还别有“洞天”——山石嶙峋,各具姿态,有似飞龙、有似龟鳖,有似仙人、有似官帽;瀑布几重,各有千秋,长的数十米,飞流直下,短的约几米,白练飞悬;水流弯曲,清碧澄澈,水底青石显露,杂现游鱼;岸畔林幽,植被丰茂,溪边花香萦绕,枝头鸟鸣。 听闻余书记的介绍,我蓦地想起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我于此有了自己的一点体会:这大自然的美景固然是长久存在的,但是它确实是因为人们的目光所及,群众的发现和创造,才愈加生动活泼起来! 村民发现奇景后,立时向镇村报告,并引导镇村干部前来观看。镇村两级实地考察,惊觉发现“宝藏”:这是大自然的馈赠,如果将其开发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岂不是给当地群众找到了最好的致富门路嘛!由此,才引来后期十里溪景区的开发。 2019年十里溪景区启动开发,当地村民都积极支持,义务出工清理杂树、抬石修路;为了让景区更具乡土特色,各家捐献出“老物件”石磙、石磨等,搭建起过溪的石磙“桥”、石磨“路”;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出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既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人文气息,更让游人观景途中有休憩之所。在镇村两级的带领下,当地群众经过五六年的开发建设,2023年十里溪景区初具规模,正式对外开放。 秋阳从林木树叶间隙射进,叶色斑斓,美不胜收;阳光点点洒在瀑布、溪水上,流金泻玉、晶莹闪烁;登山栈道,古朴敦厚,人行其上,悠哉游哉,不胜乐哉;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悬挂,鲜亮醒目……在水声山色里行游,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秋游十里溪,令人感触最深的还是这里朴实的群众和想为群众办实事的镇村干部。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美景,在大山里深藏千年,无人知晓,更无从发挥它的效用,现在是青山镇姜河村的人民群众,发现了十里溪,看到它的价值所在,并通过集体劳动将其开发出来,既吸引外地游客来此休闲赏景,更寻找到一条旅游致富通向幸福的道路。 走出十里溪的时候,转身凝视,秋阳温煦,友人仍觉游兴未尽,我的耳畔也一直有水声缭绕,“泉水叮咚、泉水叮咚”的旋律一再响起,在潺潺水流声里,我真的有“洗心净肺”恍如“重生”之感。“醉美”十里溪,这一季的相逢,令我醉倒在这景美人更美的青山绿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