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城事·茶舍·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桃花红 梨花白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徐缓 摄
  董静

  暖春三月,我随“梦之路”采风团来到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的叶集。当汽车驶入叶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宣传海报:三月十八日桃花节开幕。文学征文颁奖暨采风活动巧遇桃花节,令我对此行多了一份期盼,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景象。一场即将与烂漫春花美丽的邂逅,这是巧合?还是主办方善解人意的有意为之?且先去畅享一番春光再说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一首首一篇篇赞美桃花的诗词文赋。爱花之心人皆有之,娇艳的桃花尤其受女性朋友的青睐。
  车行路上,想起了三月初,在大别山东西溪乡月亮湾作家村,清晨和几位驻村女作家一起漫步在“文学古道”上,路南不远处有两排桃树,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显得格外娇美。姐妹们情不自禁地在此拍照、录像,流连忘返。此次的叶集之行,想象着漫坡遍岭大规模桃花怒放的盛况,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喜自心来。
  次日,在前往桃园的路上,同行的老师说,要是天空放晴,太阳出来看桃花,那就更完美了。因为连续的阴雨天,春日暖阳已成今天的“奢侈品”。我紧接着说,我们圈内有句屡试不爽的“名言”:好人好天气。果不其然,当我们到达桃园时,久违的阳光竟穿出了云层。太阳出来了!大家惊喜万分,欢呼雀跃地奔向桃林。
  叶集地处丘陵地带。平岗桃园基地,由一片片岗地组成。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站在岗岭高地上,只见桃园高低起伏,桃花粉红漫野,一览无际,颇为壮观。虽说三月桃花似仙子,但江淮地区一般桃花的最佳观赏期是在三月上中旬。由于今春气温偏高,加速了桃花的开放,不过这几日的倒春寒倒是延长了花期。看,朵朵桃花依旧绽放在枝头,她们张开了粉红的笑脸与我们打招呼呢。站在高岗之上往下俯视,万亩桃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深粉浅红,如云如霞,如梦如幻,让人震撼、惊叹、陶醉!
  我们漫步在花海中,穿行在桃林间,一季的寒气早随风飘散,一冬的期冀已畅然实现。这漫岭遍野的桃花,带来的不仅仅是舒朗的欢声笑语,更是人们对生活和春天的一种亲近与向往。
  桃园的对面,有一大片梨园,一望无际,据说有几千亩。极目远眺,梨花似雪。桃花红,梨花白,这一红一白,色彩分明,交相辉映,美颜养眼。这是看一(桃花)赠一(梨花)的节奏啊!
  在我的感知中,梨花开在三月底四月初。我的家乡在驰名中外的梨乡,那里每年都会举办梨花节,所以我对梨花有着特殊的情结。梨花年年开,可与故乡的梨花一直无缘,每每擦肩而过。
  终于机会来了,那是五年前的三月下旬,先生受邀参加一个文学讲座:“文学与梨花共绽放”。记得那年的梨花节定于四月三日,时间不尽相合,听行家说,梨花盛开,也就在三五天之间,看来赏梨花的可能性有些悬乎,心中自然是既期待,又忐忑。活动方李老师见我忧心忡忡,思花心切,高兴地开玩笑说:董老师不要再纠结了,今年暖春,因为你们的到来,梨花提前开放了,明天就是今年观赏梨花的最佳时间。是嘛?!我一听兴奋极了,老天爷真是给力,多年的夙愿终能了却了。
  那次赏梨花是有备而去,这次在叶集赏梨花却是无意而来。叶集平岗的梨花,比皖北梨花的开放提前了近二十天。这是南北气候差异所致吧。我知道,梨花结果很不易,需要人工给每一朵花授粉,且有效授粉期极短,得在花开的当日和次日内完成,当年才能有好的收成。所以梨农为梨花授粉,必须争分夺秒,因此非常辛苦。还有,假如遇上暖冬,梨花开放不按季节,则可能果实稀疏,收成大减。我家的大露台上,多年前在花盆里也栽过一棵梨树,是那种改良过的薄皮酥梨,脆而甜。有两年因遭遇暖冬,梨树提前开花,次年无花无果,被缺乏耐心的家人拔掉。所以今天在平岗再见梨园,浓浓的乡愁涌上了心头,也为梨花背后的辛劳而慨叹。
  我发现,平岗的桃园、梨园,和以往在平原上所看到的果园韵味迥然不同。在这里,一览众岗小,游客不需要站在人工搭建的观景高台上,即可一切尽收眼底。漫山遍野全是花的海洋,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这里起伏的花海,用“惊艳”二字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短短一天的花海寻芳,眨眼间就过去了。但叶集果岭的记忆已经深深沉入心灵的深处。仲春时节,花海如潮,果岭飘香。虽说这几天阴湿寒冷,游客依然纷至沓来,赏花、嗅花、听花语心声,自拍、互拍、开心合影。果岭俨然成网红打卡地。乡领导介绍说,以前这里岗地干旱缺水不能种植粮食,如今打造成果园基地,成为平岗乡村旅游一张靓丽的名片。的确,当地因地制宜,打响桃梨品牌,发展花果经济,以农助旅,以旅助农,农旅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