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小记者园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女儿的第一次运动会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胡晓芹

  女儿期待已久的校运会,终于在心心念念中举行。
  前一晚上就开始兴奋地试穿新校服(第一套校服),练习班级啦啦队口号,练习拍篮球,一边拍球一边要我计时和计数。最后商量,要我去看她参加比赛,看着孩子小脸满满的迫切之意,哪里忍心拒绝和缺席?抚摸着她的小脑袋,许诺,妈妈一定参加你的第一个运动会。
  傍晚,班级群里张老师发消息说,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取消了邀请家长进校园。女儿满脸的失落,于是赶紧把她抱在怀里安慰:没事儿的,老师会拍照分享你们的喜悦,安心参加比赛,相信你;相信你们班级会是最棒的。女儿听了,这才安心地和我说晚安。
  早六点半起床,洗漱完毕,女儿开心地吃完我做的鸡汤面。在上学路上又说:“妈妈,今早你有没有发现我吃得很饱?嗯,我吃饱了才有劲儿拍球!”
  中午放学看到我,女儿就激动得跳起来,说:“妈妈,我今天是超常发挥,层层选拔,评委说我是女子第一名。我拍的球一次都没有掉下来,我是不是很厉害!妈妈我告诉你呀,比赛之前,我一直在练习拍球。这是学校的球,不是我自己的,我要先适应适应对吧?我下午还要参加班级的拔河比赛,我问老师我没有报名参加拔河比赛呀,老师说我个头大,一定可以。”
  女儿小嘴巴吧嗒吧嗒,像挺机关枪说个不停。看到女儿一脸的光芒,我就一个劲儿鼓励她。
  回想起女儿自九月一号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以来,除了学完脑壳疼的拼音,最大的成绩是可以站着、蹲着、单手、换手拍球了。
  运动一直都是女儿的短板。学校运动会来了,女儿忐忑不安地报名参加拍小篮球项目,还让爸爸买个新篮球,在家不停地练呀练。得不得奖没关系,重在参与,健康、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中午休息前,收到张老师发来的统分表:1319号选手一分钟拍球214个,女儿获得第一名,超出第二名14个。
  前两天女儿生病了,身体恢复期间每晚都会练习拍球。付出有回报,她一个多月的努力没有白费!
  下午运动会继续,老师发群里拔河比赛的视频,孩子们一个个涨红着小脸,呐喊着,气氛非常热烈。看到女儿站在最前面,几次差点摔倒,一双小手紧紧地抓住绳索,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最终丫宝她们一(3)班连胜三局,妥妥当当又一个冠军!
  晚上放学,脸蛋红红的女儿扑进我的怀里,把小手伸给我看,拔河的印痕还在,赶紧给她吹吹。
  女儿说:“妈妈,你和我们张老师一样,给我们吹吹手,感觉就不那么疼啦。妈妈,他们太厉害了,我们都全力以赴地跟他们拼了。”
  当我听到女儿说“全力以赴”时,感觉很欣慰。平时怎么都不理解的词,通过一次运动会就这样领悟了。
  我逗她说:”宝贝,和妈妈分享一下今天运动的收获好吗?”
  “好的,妈妈我就是感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平时要不练习,肯定登不上冠军领奖台。还有‘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在张老师的指挥下,全部都‘全力以赴’,使劲儿往后拔,才能够赢得胜利。妈妈,我可以开心地骄傲一下吗?”“可以呀,偶尔骄傲一点是自信的表现。你一直认为自己体育不行,跑步跑不快,跳绳不连贯,滚轮胎劲儿太小,看看通过这次运动会就知道自己还是有强项的,对不对?”
  “嗯嗯,知道了。妈妈,我的实力也是不低的,对吧?”女儿闪着机灵的大眼睛,对我说。“肯定是的,加油哦。希望下一届运动会可以参加更多的有趣项目比赛。”
  通过运动会这个契机,打破了运动是丫宝短板的自我假定,极大地激发了丫宝的自信心。
  这样的运动会不仅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还可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孩子们体验和分享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加深和促进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