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皖西日报
作者:孙用兵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孙用兵
推进金寨绿色崛起,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始终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资金政策、要素条件、体制机制等方面瓶颈制约,统筹谋划推进各项改革,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民营经济生存环境 ⒈深入推进政府转型。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制化,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打造遇事不求人、规则无偏见、投资有商机的良好环境。 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要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提升年”活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企业征信工作,着力建设“诚信金寨”。 ⒊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到位、该给的给到位、该管的管到位,彻底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推进理念、产业、企业、能力、制度、人才、环境等“七个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入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⒉努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金寨经济开发区新区建设,以开发新区为载体大力招商引资,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人口人流和消费集聚,把金寨开发区新区打造成金寨新城区,形成金寨和皖西经济增长新极点。 ⒊充分发挥社会团体作用。近年来,县工商联总商会主动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在壮大县域经济、精准扶贫、吸纳就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县委统战部要充分发挥县工商联总商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为民营企业在信息、技术、人才、销售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三、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素质和水平 ⒈民营企业家要与时俱进。民营企业家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更新理念,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打造一支有信念、有实力、有信誉、有情怀的企业家队伍。 ⒉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国家、省、市出台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对有优势、潜力大、后劲足的企业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大力扶持,充分发挥龙头示范带动作用。 ⒊加强科学管理的引导。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加快提升管理水平。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生产车间的管理,实现作业标准化和工时标准化,确保车间生产高效进行;利用网络平台,加快提高电子商务水平,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用全新的理念挖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配置激励人才,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绩效评估考核制和薪资管理体制,确保人尽其才。 四、全面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民营经济融资瓶颈 ⒈银行信贷重服务。要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贷款的门槛,使民营企业得到更多的金融服务。政府要继续发挥搭桥牵线的作用,积极筹划金融产品推介会,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增进银行和企业的了解和沟通,促进银企合作,开创银政企合作新局面。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进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吸引保险资金、私募基金等参与实体经济发展。 ⒉创新担保融民资。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融资的办法,加快培育一批企业化运作的民间担保公司;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等其他机构的补充作用,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拓宽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在“新三板”“创业板”和主板上市,为全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助力。 五、制定政策吸纳人才,注重质量打响品牌战 ⒈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创造宽松、灵活的机制和政策环境,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来人才。 ⒉积极引导企业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和规范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按照公司法来组建企业,建立规范的制度来克服家族式企业的弊端,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⒊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民营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培育品牌,把推进技术改造作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的创新点和突破口,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的政策支持,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推进民营经济内涵式发展。 4.发挥区位优势,发展本地特色,全力做好金寨“西山药库”创建系列活动,强化经贸、学术和文化交流,全面打响金寨“西山药库”品牌。招商引资要有新突破,高度重视亲情招商,密切联系在外老乡,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鼓励引导更多的在外老乡投资家乡、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作者系金寨县关庙乡党委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