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直通车·纪事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三流集肘阁

李传杰 余道军 文/图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19年09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三流集肘阁和传承人位于霍邱县三流乡,史上这里水运交通极为发达,商贾云集,带来经济繁荣昌盛。加之当地文化底蕴丰厚、民风纯朴、多业兴旺,催育了肘阁这一民间艺术项目,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现由杨年凤领办的“霍邱县肘阁文化艺术团”传承弘扬。
  三流集肘阁是清代人李显名在北洋水师从军返乡时引入而扎根的,至今传承到第六代。100多年来,历经接力人的精心传承、创新与提升,其表演品位、水平和技艺不断增强。
  肘阁表演使用的器具有顶端的“芯子”、扛阁人双肩上的“坎夹”都是用钢铁打造的,工艺考究,制作严谨;另有演出时加固安全所用的绑腿、护腰宽带、顶叉等一些配套道具护助,确保顺利表演,安然无恙。肘阁分上、中、下三层,单位论架。最盛时三流集有12架肘阁,上部冲空的部分称“芯子”,上有彩扎红花绿叶宛如花树,地面的“扛阁”人双肩上扛着“托座”,与“芯子”紧紧扣连,完整一体,保障不出差错。
  三流集肘阁是一项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美术彩扎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表演动作难度大、要求严,必须精心准确。表演中,每层举有或男或女6-10岁的儿童在空中,地面的“扛阁”人和上空“芯子”旁表演的“轿子”儿童,上下气力合一,配合默契。正规演出时,所有艺员都身穿彩服,面化彩妆;空中“轿子”手举彩伞或持多种彩带、花篮等道具;行进中,在顶叉手的灵活精心护卫下,当空起舞,变幻多姿,激情表演出《天女散花》、《童子登鹤》、《四老爷打面缸》、《刘三姐赶庙会》等许多优秀节目。其动作惊险绝妙,动态、服装、器具精致,场景精彩迷人,被赞誉为“空中芭蕾”、民间传统艺术奇葩!
  肘阁演出多在祝福新年,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二等庙会,以及重大节庆日,它能给千千万万的社会各界人士带来无比的欢乐、愉悦和吉祥。常规表演时,肘阁威武雄壮地行进在前,大小锣、堂鼓、铜叉打击乐队随行伴奏,稳定节拍,以此鼓舞士气,激起肘阁人高昂的演出情趣。
  随队伴演的有花挑、彩轿、旱船、犟驴、丑婆逗乐等很多种优秀民间花鼓灯舞蹈,与肘阁表演巧妙融汇一起。整个队伍雄伟壮观,色泽艳美,空中地面流光溢彩,天地之间浑然一体,形成流动画面,场景奇丽动人,具有强烈的震撼、感染和诱惑力。因而,它具有丰厚的历史人文价值、欣赏、传承等价值。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历史上三流集肘阁,曾为老百姓创造了无限欢乐与喜悦;建国后,更成为皖西民间艺术娇娇者,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它曾经应邀参加过上海闸北区大型群众文艺展演,参加六安撤地建市庆贺活动,在全县欢庆港澳回归等大型文艺汇展演中获得特等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赢得了中外人士的交口称赞。如今,该项民俗传统艺术已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积极向上申报,以扎实有效地保护扶持其活态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