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广告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远离结节 守护乳腺健康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10日    来源:皖西日报

  “体检单上写了乳腺结节,是不是得癌了?”每次体检完,好多姐妹都在为这事儿犯愁。其实,10个查出结节的人里,9个都是良性的。今天就给您全面介绍一下乳腺结节的那些事儿,希望您看完后不再担忧。
什么是乳腺结节?
  简单点说,乳腺结节就是乳房里长了“小疙瘩”,有的能摸出来,有的得靠B超、钼靶这些检查才能发现。结节分为两种:良性的,比如乳腺增生造成的结节、纤维腺瘤、囊肿这些。这类结节摸起来边界清楚,有点软或者有弹性,长得慢,也不会跑到身体其他地方去;恶性的,也就是乳腺癌。这种结节摸起来边界模糊,硬硬的,可能和周围的肉粘在一起,还可能让乳头流水、乳房皮肤陷下去。
  特别说明一下,结节大小和是不是癌没关系,到底是好是坏,得靠病理才能确定。
哪些人容易长乳腺结节?
  通常和激素、生活习惯关系很大,这几类人要多注意:1.25-45岁的女性,这个年纪雌激素、孕激素多,乳房受影响大,容易长结节;2.爱生气、压力大的人,经常焦虑、熬夜,内分泌就乱了,对乳房健康不好;3.家里有人得过乳腺癌的,如妈妈、姐妹有过乳腺癌病史,自己长结节(尤其是恶性)的可能性就高些;4.常吃含激素的药或保健品的人,像有些避孕药、激素类保健品,可能会刺激乳房;5.肥胖者或者常吃油腻食物的人,脂肪多了会影响激素,给乳房增加负担。
查出了乳腺结节该怎么办?
  当看到体检单上有“乳腺结节”,先别慌。正确的做法是:看懂报告上的“分级”,B超或钼靶会给结节分BI-RADS等级,这很关键。1-2级,肯定是良性的,每年常规体检即可;3级,基本是良性(变成癌的可能性不到2%),3-6个月去复查一次;4级及以上,有可能是恶性的,得进一步检查确定。及时就医,把自己的情况,比如结节疼不疼、有没有变大,家里人有没有得过乳腺癌这些情况告知医生,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消除乳腺结节常见误区
  误区1:吃中药能“消”结节。现在没有能彻底消除良性结节的药。
  误区2:按摩、热敷能让结节变小。按摩可能会刺激结节,尤其是恶性的,还可能让它扩散;热敷能稍微缓解一下增生的胀痛,但消除不了结节。
  误区3:良性结节就不管了。虽然良性结节变成癌的概率低,但也得定期复查,比如纤维腺瘤,虽然是良性,但少数人怀孕、喂奶的时候可能会长得很快,得提前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乳房?
  想预防结节,或者不让良性结节恶变,关键在生活习惯。少生气,压力大的时候试试冥想、瑜伽,每天留30分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心情好,乳房才好;少吃含激素的东西,少喝带添加剂的饮料,少吃蜂王浆、雪蛤这些含动物雌激素的补品,多吃蔬菜、水果、杂粮,适当吃点优质蛋白;穿舒服的内衣,太紧的内衣会压着乳房,选棉质、合身的,睡觉的时候最好脱了让乳房放松;定期体检别偷懒,20-39岁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B超加钼靶,这样能尽早发现问题。
如何尽早发现乳腺结节?
  我们要学会乳房自检。对于月经正常的女性,乳房自检的最佳时间是月经期来潮后的7-10天,此时雌激素对于乳房的影响最小,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对于已经绝经的女性,可以固定选择每月的某一天进行自检。而哺乳期女性,则应在断乳后进行自检。步骤如下:
  看——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触——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卧——平躺下来,左肩下放一枕头,将右手弯曲至头下,重复“触”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拧——除了乳房,还须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最后再以大拇指和食指压拧乳头,观察有无异常分泌物。
  乳腺结节就像乳房健康的“信号灯”,它的出现是在提醒你要关注身体了。大部分结节不会变成癌,盲目担心比结节本身还伤身体。当查出结节时,应及时就医,按科学的方法来治疗,才是对自己负责的做法。
  (六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四病区 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