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早知道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黑便”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你知道它可能是你的消化道在给你发出的警报吗?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便便是健康的一面镜子,而一旦发生异常,往往能反映出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当便便颜色变黑时,可能预示着消化道出了问题,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黑便,如何识别它,及其背后的潜在风险。 1.什么是黑便? “黑便”指粪便颜色呈深黑色或柏油状(粘稠、发亮,类似柏油路面质感)。这种颜色变化,多数情况下并非由食物引起,而是消化道出血的信号。当消化道出血后,血液在胃肠道内被消化,与胃酸、消化酶等发生化学反应,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转化为硫化亚铁,最终使排出的粪便呈现黑色且质地粘稠。 2.上消化道出血为什么会出现黑便?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上消化道出血后易形成黑便,核心原因是:血液流经食管、胃时,会与胃内的胃酸充分接触,胃酸会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初步消化”,使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转化为黑色的硫化亚铁;随后,含硫化亚铁的血液与食物残渣混合,经过肠道蠕动排出体外,最终形成黑便。 3.什么原因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胃溃疡:胃酸过多侵蚀胃壁,形成溃疡,容易出血。食管静脉曲张:肝脏疾病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容易破裂出血。胃癌:早期的胃癌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出血是最常见的迹象之一。药物引起: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或抗凝药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增加出血风险。 4.黑便的危害 虽然黑便本身看似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它的危害可不小。如果不及时就医,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以下后果:贫血:大量失血会导致贫血,表现为疲劳、头晕等症状。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期的消化道出血可能影响胃肠的正常功能,甚至引起休克等严重后果。疾病加重:如果黑便是由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引起的,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5.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假黑便”? 并不是所有的黑便都是由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一些食物或药物也会让便便变黑,即“假黑便”,常见情况包括:食物:食用大量富含铁的食物(如黑枸杞、菠菜等)或者某些深色食物(如蓝莓、黑巧克力等),可能使便便呈现黑色。药物:某些含铁的补品、铋剂药物(例如治疗胃病的药物),服用后药物成分随粪便排出,也会让便便变黑。 6.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但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风险。 (1)保持健康饮食,避免过度刺激:避免辛辣、油腻、过酸的食物,减少胃酸刺激,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饮食,有助于减少胃溃疡和出血的风险。 (2)戒烟限酒,保护胃黏膜:戒烟限酒是预防的关键。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增加溃疡和出血的几率。 (3)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容易损伤胃黏膜,导致溃疡。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配合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4)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病史或高风险人群,能早期发现潜在的消化道问题,避免病情加重。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压力: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加重胃酸分泌,增加胃肠道负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合理安排作息和运动,有助于胃肠道健康。 (6)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避免病情恶化:及时治疗胃炎、溃疡等胃肠道疾病,防止病情恶化导致出血。遵照医生建议,定期复诊,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以上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保持胃肠健康,远离消化道出血的困扰。 7.早发现,早治疗,远离黑便困扰 “黑便”虽然看似吓人,但它往往是消化道给你发出的“红色警报”。了解黑便的成因和症状,能够帮助我们在问题初现时就迅速做出反应,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这不仅是防止黑便的关键,也是保护自己消化道健康的好方法。 记住,如果发现便便出现异常,尤其是黑色便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就医才能真正保障健康。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潘进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