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消毒供应中心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医院众多科室中,有一个部门鲜少出现在患者视线,却与每一位患者的医疗安全紧密相连。它如同沉默的卫士,守护着医疗器械的“健康”,这就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这个被称作“医院无菌保障核心”的地方,究竟肩负着怎样的使命? 什么是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核心部门,承担所有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从手术刀到手术器械包,患者诊疗中使用的可重复医疗器械,都必须经这里处理才能再次使用。 与门诊、病房不同,消毒供应中心位于医院相对独立区域,配备专业净化系统和消毒设备。空气洁净度、温湿度有严格控制,工作人员需穿特定防护装备。这个“神秘”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第一道防线”和医疗质量安全的“生命线”。 一场器械的“净化之旅” 每一件医疗器械从使用到再次临床应用,都要经历多个环节的“净化之旅”。 第一步:回收与分类——源头把控 手术后,沾染污物的器械密封在专用容器中,由专人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清点核对后,按材质、用途和污染程度分类。金属器械与精密器械处理方式不同,准确分类是后续处理的基础。 第二步:清洗消毒——深度清洁 器械分类后进入清洗阶段,需经预清洗、酶洗、超声清洗、漂洗、终末漂洗等工序。全自动清洗消毒器中,高温高压水流配合医用酶清洗剂,清除器械表面和缝隙中的污染物。管腔类器械用专用清洗刷清洁内壁,确保无残留。清洗后通过高温或化学方式消毒,杀灭大部分微生物。 第三步:检查包装——细节把关 清洗消毒后的器械需严格检查,确保表面光洁、功能完好。工作人员用放大镜查看缝隙残留,检查器械开合度。合格器械按需求打包,放入灭菌包布或灭菌盒,包外贴含名称、灭菌日期等信息的追溯标签,为灭菌和储存做准备。 第四步:灭菌处理——核心环节 灭菌是最关键环节,确保器械无菌。医院常用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等方式。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多数耐湿热器械,在134℃高温和一定压力下,彻底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每批灭菌都放化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全部达标才算合格。 第五步:储存发放——全程追溯 灭菌合格的无菌物品存放在专用区域,保持通风干燥,温度20-25℃,相对湿度低于60%。临床领用时,通过追溯系统记录信息,确保每一件器械可“溯源”。从回收到发放形成完整闭环,保障医疗安全。 技术与规范:安全的双重保障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充满技术含量。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医疗器械种类增多、结构复杂,对技术能力要求更高。 设备上,配备全自动清洗消毒器、脉动真空灭菌器等先进设备。这些设备按器械特点,精准控制清洗温度、时间等参数。脉动真空灭菌器通过多次抽真空和注蒸汽,排出灭菌包内冷空气,使蒸汽均匀穿透,灭菌效果达国际标准。 质量控制上,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建立完善追溯体系。工作人员每日记录设备运行参数;每批灭菌物品需进行化学和生物检测,合格后才发放。定期对环境、设备、手卫生等采样监测,确保指标达标。 幕后英雄:默默守护的团队 消毒供应中心有一群鲜为患者知晓的工作人员,包括护士、技师、消毒员等。 清晨8点,他们已开始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装备,分类、清洗回收器械。清洗间水温80℃,加上设备产热,工作人员汗水湿透衣服仍一丝不苟。 灭菌岗位人员责任重大,需严格监控灭菌器参数,数据变化可能影响灭菌效果。为保证质量,他们常加班等待生物检测结果。这群人用专业和坚守筑起医疗安全防线。 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直接关系患者安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彻底,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血流感染等医院感染。全球每年因此发生的感染案例数以万计,增加患者痛苦和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大量医疗器械需快速消毒,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工作,保障了一线安全,为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支持。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感染控制能力、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规范、高效的消毒供应中心,能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因此,它也被业内称为“医院的良心科室”,是医院不可或缺的核心部门。 结语 消毒供应中心就像医院的“无菌守门人”,虽不直接面对患者,却用专业和坚守守护健康。每一件经其处理的器械,都承载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安全的承诺。正因有这样严谨的部门和奉献的人,我们就医时才能多一份安心。 (六安市人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周增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