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
皖西日报
作者:惠琼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26日 来源:皖西日报
 吕跃 摄
惠琼
从迎宾大道折向东,是通往我们公司的淮西路。路两边的绿化树是相间而植的合欢花树、桂花树及棕榈树。因为这些树的存在,这条平淡的路,便多了些风情,人行在其中,倍感惬意、舒适。五月下旬起,合欢花相继开放,每次经过,我都会做短暂停留,闻一闻花香,看一看花的姿态。 那些盛开的合欢花,远远地就能看见,粉红的,朦朦胧胧的,似轻雾,覆在每一棵树的树顶。风起时,那“雾”聚散离合,曼妙多姿,看得令人发呆、陶醉。花香清幽,时有时无,用心去感受,甜而不腻,淡而不寡,很有分寸,不会让人厌倦。 其实,我对合欢花并不是一见倾心,而是多次见到后,才开始慢慢去喜欢。因为,它给我的感觉根本就不是花。我对花的认知只停留在那种显而易见的有瓣儿的花上,比如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荷花、冬天的梅花等。即使,秋天的菊花,尽管花瓣呈条形,我也能承认它是花儿。而合欢花,我就是接受不了人们把它叫“花”。因为,根本就寻不到它一片一片的花瓣儿。它只不过是无数的纤细的丝状物簇拥在一起,形成的像小扇子一样的东西,或者说是小朋友踢的毽子而己。但,无论我怎么固执,它就是花儿。 实际上,也正是那些无数的细丝,才撑起它的颜值来。它的美是不动声色的,正是这种不动声色,才会让人好奇,想去靠近,一探究竟。 合欢花,之前见得不多,现在,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路旁、园子里多有种植,所以也就不足为奇了。合欢花是被人们喜欢的,古人有诗云:“叶似含羞草,花如锦绣团。见之烦恼无,闻之沁心脾。”这便是人们对合欢花极大的赞赏。 合欢花,这个名字是耐人寻味的,充满了喜气。合欢,合欢,合家欢乐,念着,念着,幸福就无处不在了、就上身了。若在庭院中栽上一棵,年年岁岁,一定会在心里、在眉眼间,生岀无穷的美意来。 合欢花有解忧愁、消怒气的本事。《本草纲目》里,就记载它有“安五脏”、“和心志”的功效。魏晋时期的名士嵇康也说过“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言语。 且将记忆拉回到我五六岁的时候。在我的家族里,我有个同门二娘,擅长绣花、做绣花鞋。村里大姑娘、小媳妇,凡是会绣花的,都是跟二娘学的。 二娘性格温和,说话时轻声慢语,极少见她发火。她一闲下来就拿起鞋帮子绣花,给自己绣,也给村上的孩子们绣。二娘的着装从来都是一尘不变的大襟褂、灯笼裤,裤脚用长长的黑布带紧紧缠着。我喜欢看二娘绣花,她绣花时的神情专注、安静,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难以干扰到她。我喜欢这种样子,喜欢这种超然的样子。 二娘低头绣花时,有时候嘴角会浮现岀笑意来,这笑意,小时候的我不能懂得。二娘绣的花样子里就有合欢花,做的花鞋里就数合欢花的最多。至于为什么,这也是小时候的我不能懂得的。但,就是在那时,二娘教我认得的合欢花。 我从没见过二伯。据说和二娘一起生活的我的大哥是从我另一门大伯那过继来的。这么说,二娘这一生就没生过孩子。可是,二娘和二伯的故事是怎样地叫人动容呢?记得,她家条几一侧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块“光荣人家”的牌匾。这块牌匾应该能说明二伯和二娘的故事是怎样的吧?也能说明为什么二娘在绣花时会笑、为什么绣的合欢花最多了。 合欢花,是最深情的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