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检查护理指南
皖西日报
作者:娄云
新闻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来源:皖西日报
消化内镜检查是现代医学中诊断胃肠疾病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医生直观观察消化道内部状况。虽然检查过程安全可靠,但术后护理对患者恢复起着关键作用。了解内镜检查后的护理要点,有助于减轻不适,预防并发症,促进身体快速康复。 内镜检查后常见反应及如何正确应对 消化内镜检查作为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关键方式,尽管其技术成熟且风险相对较低,但在检查之后仍有可能出现一些较为常见的反应,其中包括咽喉不适、轻微咳嗽、腹胀之感、轻度腹痛或者出现肠鸣气等情况。由于在检查过程中会向肠道注入气体以帮助视野变得清晰,在检查之后患者大多时候会感觉到腹部存在胀气现象,这属于正常状况,一般在数小时之内便会逐渐得到缓解。 部分患者有可能出现喉咙干痛或者声音嘶哑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内镜在经过咽喉部位的时候,对黏膜造成了轻微刺激所引发的,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多饮用温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便可缓解不适之感。极个别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轻微发热等症状,倘若这些症状持续加重,那么就应当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如果在内镜检查过程中进行了活检或者息肉切除操作,便有可能出现轻微出血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出现少量血便或者黑便,这同样属于正常反应,要是出现大量出血或者持续性剧痛的情况,那就需要紧急前往医院就医。另外麻醉药物有可能致使患者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以及反应迟钝现象,护理人员以及家属应当格外留意患者的安全状况,防止患者跌倒或者误吞东西。 饮食与生活注意事项 内镜检查完之后,饮食管理显得十分关键,在检查当天,建议至少禁食2至4个小时,等到麻醉的药效慢慢消退之后,再逐渐开始恢复清淡的饮食。刚开始的时候应当挑选容易消化、脂肪含量低以及纤维含量少的食物,例如米汤、稀饭、面条之类,要避开油腻、辛辣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此来减轻胃肠的负担,推动黏膜的修复。 对于那些做了活检或者息肉切除的患者而言,饮食需要更加小心谨慎,要避开硬质的食物以及有刺激性的饮料,防止创面出现出血或者受到刺激的情况。建议多喝一些水,保持肠道的通畅,预防便秘,因为便秘会使腹压增加,对肠道伤口的愈合不利。 在生活方面,内镜检查后的24个小时之内应当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及过度用力排便。由于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镇静剂的影响而反应变得迟缓,要避免独自驾车或者操作机械,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的疲劳,可利于身体的恢复。 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者止痛药物,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等有可能加重出血风险的药物,若出现腹痛加剧、持续呕血或者黑便的情况,应当立刻前往就医。 心理护理与沟通 消化内镜这项技术目前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患者大多时候会因为担心检查过程中会有痛苦、检查结果不明确或者手术操作等情况而产生心理压力以及焦虑情绪,良好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沟通对于患者配合检查以及术后恢复十分关键。 护理人员在检查之前应当详细地向患者说明内镜检查的流程、可能会有的感受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此帮助患者树立起科学的认知,减轻紧张情绪。在术后,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感受,安抚其情绪,鼓励患者表达出不适及疑问。家属的支持与陪伴同样也是心理护理当中的关键部分,家属需要了解检查的目的以及护理的要点,给予患者理解与关怀,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 对于那些长期需要反复进行内镜检查的患者、老年人或者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协助他们建立健康档案,为其提供有连续性的心理支持以及健康教育,以此提高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内镜检查后细致周到的护理不仅能缓解患者的不适,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提升恢复效果。关注饮食、心理及生活习惯的调整,是保障胃肠健康的重要环节。科学护理让每一次检查都成为健康守护的有力助推。 (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 娄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