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脑外伤后高压氧治疗要点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11日    来源:皖西日报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它可能导致认知、心理、情绪和身体功能的长期障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压氧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脑外伤的康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压氧治疗是在高气压环境下吸入高浓度氧气的治疗方法。在高压氧舱内,患者会暴露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的纯氧浓度通常远高于常压下的空气。这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和氧分压,增加氧气的弥散渗透能力,从而纠正局部组织的缺氧问题。
  一、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的作用机制
  增加血氧含量,改善缺氧状态:脑外伤后,由于脑组织水肿、血管破裂等原因,局部脑组织常常处于缺氧状态。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提高血氧分压,使更多的氧气渗透到受损的脑组织,改善缺氧状态,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脑外伤后,由于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性增加,脑组织常常会出现水肿。高压氧治疗能够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形成,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的损伤。
  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是导致患者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高压氧治疗能够刺激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和突触的形成,加速神经修复和再生过程,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脑外伤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常受到抑制,容易并发感染。高压氧治疗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从而预防感染的发生。
  二、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中度以上颅脑外伤伴昏迷者;颅脑手术后,脑水肿或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者;脑外伤后综合征,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抽搐、肢体瘫痪等。
  禁忌症:未经处理的气胸;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中耳炎或鼓膜穿孔;严重的肺部疾病,如肺大泡、肺气肿等;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等。
  三、高压氧治疗的具体操作
  治疗前的准备:在进行高压氧治疗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高压氧治疗。同时,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如穿着纯棉衣物、排空大小便、取下带火带电物品等。
  治疗过程:高压氧治疗通常在特制的高压氧舱内进行。治疗过程一般包括加压、稳压和减压三个阶段。在加压阶段,舱内压力逐渐升高到治疗压力(一般为2-3个大气压);在稳压阶段,患者吸入高浓度纯氧,治疗时间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一般每次60-90分钟,每天1-2次;在减压阶段,舱内压力逐渐降低至常压。
  治疗后的护理:高压氧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护理和观察。医护人员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四、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入舱指征:医生需要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入舱指征,对中度以上颅脑外伤伴昏迷者等适应症患者进行治疗,同时排除禁忌症患者。
  防止外伤性癫痫的发作:对病程长或康复期患者治疗时,为防止外伤性癫痫的发作,进舱前应给予抗癫痫药物,静滴或口服均可。
  注意减压过程中的颅内压变化:减压过程中颅内压可能会出现“反跳现象”,因此应尽量减慢减压速度,必要时给予激素或脱水剂。
  结合综合治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宜结合药物、康复等综合治疗。应长期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和抗自由基药物,以利于脑组织功能的恢复。
  高压氧治疗在脑外伤康复中作用显著。研究表明,早期、适量、足疗程的治疗可减少植物状态,提高促醒率,降低残疾率,助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康复。随着医学科技进步,高压氧治疗未来将发挥更大作用,为更多脑外伤患者带来希望。尽管脑外伤的高压氧治疗是有效辅助手段,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结合综合治疗。若你或身边人受脑外伤困扰,可了解高压氧治疗,或有收获。
(六安市人民医院高压氧舱 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