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主动脉夹层的护理要点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认识的逐渐加深,提到胸痛首先想到的是心梗。殊不知,还有一种更为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因其发病急骤、进展迅速且死亡率极高,常被称为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夺人命于瞬间。了解一些脉夹层的护理要点,可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守护“生命之管”。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是主动脉管壁内膜出现破口,血液由此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逐渐延伸剥离主动脉的内膜和中膜引起病变部位的主动脉腔被内膜片分成真腔和假腔,真、假腔之间相通或不通,血液在其间流动可能形成血栓。
  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主动脉夹层主要分为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Stanford A型夹层累及升主动脉,病情凶险,常需紧急手术治疗。根据统计,未经治疗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而Stanford B型夹层主要累及降主动脉,病情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
  AD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主动脉壁内膜受损,增加夹层发生的风险。还有动脉硬化使内壁弹性降低,也易受损。此外,情绪激动、寒冷天气、妊娠、外伤、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临床上常表现为患者突发剧烈胸痛,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难以缓解。疼痛部位可能随夹层扩展而变化,如累及腹部血管时可出现腹部剧痛,累及肾脏时可能出现血尿或无尿。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对于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可以进行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通过增强扫描可显示真、假腔和其大小,以及假腔内血栓情况,目前是诊断AD的金标准。还可以辅以心脏彩超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心包积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胸腔积血等并发症。磁共振成像(MRI)也能直接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撕裂的位置和剥离的内膜片或血栓。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一旦怀疑直到确诊,我们需立即进行监护,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为了保持室内安静、舒适、整洁,一般谢绝探视。住院期间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给予清淡饮食、多食用易消化的软质食物,多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便秘患者必要时给予润肠通便药物,忌用力排便。积极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期间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活动,主动脉夹层患者因剧烈疼痛,有濒死感,多存在烦躁不安、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需及时疏导,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疼痛是主动脉夹层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主动脉夹层发展的标志。密切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强度、饱部位、疼痛持续时间,判断病情发展情况,使用镇痛、镇静剂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按时给予口服降压药物,在静脉泵入硝普钠时,应注意避光;控制心率首选药物为β受体阻断剂,用药剂量要核对准确。血压下降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可能是提示主动脉夹层停止扩展,而一旦发现血压大幅度下降,要高度怀疑是否存在瘤体破裂。
  出院后健康教育也不容松懈,尽量叮嘱家人减少家庭环境中不安全因素,防止跌倒;避免让患者进行体力活动,出院后以休息为主,活动量要循序渐进,劳逸结合;按医嘱服药,控制血压,禁止擅自停药,并定期监测血压。日常饮食要限制脂肪、胆固醇,戒烟限酒;多摄入新鲜蔬果、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避免用力;避免受凉感冒,以免引起咳嗽而增加腹压。患者还需要门诊定期随访,以评估病情具体情况。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然而,通过科学的护理指导,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守护好“生命之管”,提高生活质量。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