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卫生科普天地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的影响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9日    来源:皖西日报

  老年患者因机体退化和慢性病多发,对麻醉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静脉麻醉相较于吸入麻醉,可提供更稳定的术中体验,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低。但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复杂,静脉麻醉仍可能引发血压波动、术后谵妄和药物代谢障碍等风险。本文将探讨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手术风险的影响,以便全面了解其优缺点。
  一、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与麻醉需求
  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往往表现出动脉硬化、心肌顺应性降低和储备功能减弱,导致血压调节机制不稳定,麻醉诱导期间容易出现血压波动。肺组织弹性和胸廓顺应性下降、膈肌力量减弱使得肺通气效率降低,肺功能储备减少,从而使老年人更易受到麻醉药物引发的呼吸抑制影响。气道管理也更复杂,气道塌陷、吞咽功能障碍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问题可能增加操作难度。此外,脑组织体积减少、脑血流量下降及神经功能改变使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更敏感,增加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二、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潜在优势
  (一)药物代谢高效、起效迅速
  静脉麻醉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无需肺部吸收,因此起效迅速。这一特点在老年患者中尤为重要,因其器官功能减退和基础代谢下降,吸入麻醉往往需更长时间达到效果,而静脉麻醉则能快速诱导麻醉状态,减轻患者焦虑并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同时,静脉麻醉药物在血液中迅速达到均匀浓度,麻醉医师可灵活调整剂量,减少药物过量或不足的风险。静脉麻醉代谢路径清晰、半衰期短,有助于药物在术后迅速清除,确保安全性。
  (二)降低术后不适、提升舒适
  老年患者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耐受性较低,而静脉麻醉因胃肠道刺激较小,可显著降低PONV发生率,不仅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还可防止因呕吐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或切口问题,加快恢复。静脉麻醉药物还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通过镇痛泵或控释药物,帮助患者更顺利地渡过恢复期,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对后续康复治疗的抵触。
  (三)减少呼吸刺激、平稳恢复
  老年患者因肺弹性降低、胸廓顺应性减弱,对呼吸道刺激较为敏感。吸入麻醉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气道分泌物增多或术后肺部并发症,而静脉麻醉药物不依赖呼吸道吸收,避免了这些问题。同时,静脉麻醉帮助患者术后更平稳地退出麻醉状态,快速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减少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风险。对于呼吸系统较脆弱的老年患者,这种方式能显著提升安全性,加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相关医疗费用。
  三、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中的潜在风险
  (一)血流动力学波动、低血压风险
  静脉麻醉药物的快速分布和起效可能在老年患者中引发血压骤降,这与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室舒张功能减弱及动脉硬化相关。老年患者对血流灌注减少的耐受性较差,短暂低血压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为避免这些问题,麻醉医师需缓慢诱导麻醉、选择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严密监测血压与心率,必要时调整麻醉深度、补充液体或使用升压药物。
  (二)呼吸抑制问题、术后苏醒延迟
  静脉麻醉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老年患者因肺功能退化对这种抑制的耐受性较低。肺弹性下降和气体交换能力减弱使老年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容易出现通气不足或氧合障碍。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术后苏醒时间可能延长,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和监护,不仅增加护理负担,也可能延缓术后康复进程。为减少呼吸抑制风险,麻醉医师应精确调整药物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
  (三)药物代谢减慢、认知障碍风险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可能延长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导致药物蓄积并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药物代谢减慢可能导致谵妄或长期认知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为家庭和护理团队带来额外压力。为降低这种风险,麻醉医师应术前评估患者肝肾功能,选择代谢负担较小的药物,并在术后密切观察认知变化。通过早期干预和支持性治疗,可减少认知并发症的发生。
  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既能提供平稳的麻醉体验,也可能带来低血压、呼吸抑制及术后认知障碍等风险。然而,通过术前全面评估、个性化麻醉方案、严密术中监护和科学术后管理,这些问题可以大幅降低。
         (霍山县医院 张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