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比寻常的那些事儿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8日 来源:皖西日报
一、不谈“癌”色变,科学认识肺癌 在众多恶性肿瘤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很多人一听到“肺癌”就不寒而栗,认为它是“不治之症”,甚至谈“癌”色变。但事实上,随着医学的进步,肺癌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以及多种治疗手段的发展,使得不少患者的生存期大幅延长,甚至可以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摒弃恐惧心理,科学认识肺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肺癌概述:认识“隐形杀手” 肺癌是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因肺组织缺乏痛觉神经,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肺癌被称为“隐形杀手”。早期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加强预防和定期体检对降低肺癌危害至关重要。 三、致病因素:谁在悄悄伤害我们的肺? 肺癌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某些坏习惯和环境因素就像“幕后黑手”悄悄对我们的肺下手:①吸烟:肺的“死对头”,长期吸烟就像给肺按了“催熟键”,而二手烟更是“躺枪神器”,让无辜者也受害。②空气污染:肺的“隐形敌人”,雾霾、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长期吸这些“毒气套餐”,肺癌风险自然飙升。③职业暴露:高危行业的“隐藏副作用”,如果你的工作环境长期充满石棉、氡气、煤烟或化学致癌物,那你的肺可能正在“默默抗议”。④遗传因素:家族“赠品”,不是所有的遗传都是好事,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肺癌,肺癌可能在“家族套餐”里。⑤慢性肺病:肺的“旧伤复发”,慢阻肺、肺结核等慢性病,就像肺里埋下的“定时炸弹”,长期炎症或纤维化让肺癌有了可乘之机。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早发现,早治疗 1.肺癌的症状:①持续性咳嗽,尤其是干咳或伴有血丝痰;②胸痛或不明原因的肩部疼痛,可能提示肿瘤侵犯胸膜或神经;③气短、呼吸困难,尤其是运动后加重;④声音嘶哑,可能是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⑤体重减轻、乏力,提示可能存在肿瘤的全身影响。 2.诊断方法:①低剂量螺旋CT:目前最有效的肺癌早筛方法,特别适用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②痰液细胞学检查:检查痰液中是否有癌细胞,但敏感性较低。③支气管镜检查:直接钳取病理组织更适用于中央型肺癌诊断。④影像学检查(X光、CT、PET-CT):判断肿瘤位置、大小及有无远处转移。⑤穿刺活检:在影像引导下获取病理组织,是确诊肺癌的重要手段。 五、肺癌的预防:让肺“自由呼吸” ①戒烟:不论何时戒烟,都有助于降低肺癌风险,且戒烟越早,收益越大。②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尽量避免雾霾天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减少油烟、装修污染等刺激性气体的接触。③健康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坚果等抗氧化食物的摄入,减少高温煎炸食物。④定期体检:对于“资深”大于50岁以上、烟龄悠久的朋友建议每年给肺体检一次。早点筛查,肺才能安心“呼吸自由”。⑤加强锻炼:规律运动可增强肺部功能,提高免疫力。 六、肺癌的治疗方法:精准出击,综合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的身体状况,主要包括:①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可切除肿瘤,达到根治目的。②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③化疗:针对晚期肺癌或术后辅助治疗,但可能带来一定副作用。④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的患者,副作用较小,效果较好。⑥免疫治疗:激活自身免疫系统针对攻击癌细胞成为治疗新突破。⑦射频消融术:对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通过微创方式杀灭癌细胞,是近年来的重要治疗手段。 总之,肺癌虽然是全球头号“杀手”,但它并非无法战胜。早期筛查、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先进的治疗手段,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希望。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认识肺癌,不被恐惧裹挟,而是采取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史晓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