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百花园·茶文化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布春施爱庆华年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来源:皖西日报

  赵俞凯

  在生活的宏大叙事中,志愿活动恰似熠熠生辉的星辰,于无声处照亮他人的漫漫征途,同时也赋予自我灵魂深处以滋养与升华。回首往昔参与的志愿活动,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如潮水般翻涌而至,每一段经历皆承载着厚重的意义与无尽的感动。
  车站的志愿之行,宛如一首温情的乐章,奏响在城市的交通枢纽间。这里,人潮涌动,似奔腾不息的河流,每个人都裹挟在匆忙的节奏里。我与同伴们身披醒目的红色马甲,仿若跃动的火苗,穿梭于茫茫人海,为这场旅途注入丝丝暖意。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映入我的眼帘。他身形佝偻,拖着沉重的行李,步伐迟缓且踉跄,面容刻满旅途的疲惫与迷茫。我疾步上前,轻声询问:“大爷,您需要帮忙吗?”大爷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微微颔首。我轻轻接过他手中的行囊,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迈向候车区域。一路上,大爷不住地喃喃道谢,那质朴的话语,如同山间清泉,流淌在我的心间。此时,我深切领悟到,举手之劳,便能为他人驱散前行路上的阴霾,带来片刻的安心与慰藉。
  而那次深入乡村的迎新送福志愿活动,无疑是一幅绚丽的民俗画卷,在乡村的土地上徐徐展开。新春的脚步渐近,我们怀揣着满心的热忱,携带着精心筹备的春联、福字以及慰问物资,踏入这片充满希望的乡土,欲将新春的祥瑞与喜悦传递给每一位村民。
  抵达村子时,质朴的村民们以最热烈的方式迎接我们。我们首先来到一位孤寡老人的住所。老人的房屋虽显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屋内陈设简单,却处处彰显着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我们分工协作,有的清扫地面,有的擦拭门窗,有的整理杂物。随后,我们取出精心挑选的春联与福字,端端正正地贴在门框两侧,那鲜艳的红色,瞬间为小屋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老人的家增添几分节日的喜庆。老人嘴角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口中不停地念叨:“过年咯,真热闹!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这一刻,我分明感到老人内心深处对亲情的渴望以及对新年的殷切期盼,而我们的到来,恰如冬日暖阳,为他孤寂的生活带来了久违的温暖与欢乐。
  之后,我们在村广场上摆开桌椅,别开生面的写春联活动拉开帷幕。擅长书法的志愿者挽起衣袖,蘸饱浓墨,挥毫泼墨。笔锋游走间,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跃然纸上。字体或飘逸洒脱,或刚劲有力,每一笔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一位孩童挤在人群前端,目不转睛地盯着书写的过程,小脸上写满惊叹与崇敬。一位大爷戴着老花镜,仔细端详着每一副春联,不时点头称赞。当志愿者递上一副写有“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的春联时,大爷笑得合不拢嘴,连声道:“好啊,好啊!这春联真是写到我心坎上了!”
  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村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着心仪的春联,手中紧紧握着那承载着美好期许的红纸黑字,仿佛握住一整年的幸福与安康。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我深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以及我们此次志愿活动的深远意义。
  这两次志愿活动,虽场景迥异,却同样刻骨铭心。在车站,我学会敏锐洞察他人的需求,以切实的行动给予援助;在乡村,我体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它所蕴含的凝聚人心的力量。奉献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源自内心的真诚付出。每一次援手、每一副春联、每一个微笑,皆是爱的传递,皆能汇聚成照亮世界的璀璨光芒。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