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特别关注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泡一杯春天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卢瑞

  兆哥想托我买点六安茶。
  山里茶农告诉我,春茶下来要到清明后。今年天干,春茶下来较往年迟些。想着想着,连带想起许多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字以内是日光之下无新事的生活庸常。想来,只有茶兼顾了物质所需与精神诗意。每年清明前后入山买茶,算是颇有诗意的事情。
  巍巍大别山,五百里茶谷,号称“大别于天下诸山”,所产的瓜片、黄芽、翠眉、兰花、银毫“五朵金花”,也香溢江淮之间,大别于天下名茶。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无芽无梗的片茶,色泽宝绿,叶片微卷,状如瓜子,辨识度极高。明季的诗坛,清小说中的大观园,新四军的抗日烽火,都曾氤氲过它的香气。
  我当然也喝最六安的瓜片,它的优点是汤色明亮带有栗香,而且比较耐泡耐喝。入山买茶,我也喜欢买带芽带梗的小茶,价格不高滋味也不差,当家喝更划算。如果是霍山黄芽,滋味就要淡点。透明的玻璃杯中,微黄的茶汤里,簇簇含苞的黄芽,真是好看极了!毛坦厂中学附近的华山银毫,据说每500克有17万个芽蕊,创过吉尼斯之最。全国著名将军县金寨,三国名将周瑜故里舒城,这两个金戈气十足的地方,出产的茶,偏偏一个叫翠眉,一个叫兰花,叶带眉妩,蕙质兰心,女儿气明显,想想就好玩。也许水与火中诞生的茶类,更懂得刚柔相济的道理吧。毕竟舒城“九一六”茶园的兰花,也曾得到过毛主席的指点呢。
  清明之后谷雨之前,群山纠结雾气缭绕,抛开诸事找个周末,和聊得来的人,说着无关紧要的话,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一起入山买茶去。
  入山的路是曲折的,由大路转入小路,由羊肠小道转上山路十八弯。有时,你看见河流伸出她的双手,远远地就在欢迎你。河流的两岸,站满了绿色的树木,那些满眼葱茏的树木,像是一群群峨冠博服的木头人,也在欢迎你进山,立在那里对你拱手作揖。这个时候,你觉得春天一定是个漆匠,一个只会油刷绿色的漆匠,所有地方都被他刷成了绿色。空气湿润,似乎可以拧出水来,路上每个自由呼吸的人,都是一尾自由的鱼。你路过春山时,觉得春山会爬上你的眉毛,最后变成了你眉上的一点苍翠。有一朵云,飘过山谷里野生的樱树,那棵野樱穿着浅淡衣裳,孤零零站在那里。桃花含羞,柳树含烟,你忍不住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这庸庸碌碌的一辈子,和这些树、这些花有什么区别?路边有潺潺溪水,随山势一路蜿蜒,你这个时候想唱歌,想写诗,想仔细看周遭的一路风景,又想赶紧入山去喝一年中最好的茶。唉,进山买茶,山路萦纡,群峰如烟,青竹幽篁,佳木葱茏,真有点望峰息心的味道。
  那年,拜访一位皖北教授,老师说请我喝茶,给我倒了一杯白开水,我站在那里惊诧莫名,不知道白开水何以名之曰“茶”。那年,朋友家看见一条幅,上面写着“淡泊是茶”四字。条幅惜乎未经装裱,穿堂风撕扯,蛛网尘迹侵蚀,纵横墨迹已有点漫漶,不知道为什么就有点喜欢这条幅。
  那些年,哪怕是冬夜,我总喜欢守在厨房,等着烧开水。有了鲜开水,一杯香茗就是冬天里最早的春天。朋友来了,简简单单一杯茶,坐下来,谈谈现在,说说过往,无所不至。茶叙,是生活的仪式感,是最“有意味的形式”。
  有一年,给孩子们上作文课,我带大家观察泡茶过程,现场泡了一杯瓜片。茶香四溢中,我说我们给泡茶过程起个好题目吧,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的题目就叫《泡一杯春天》”。我惊呆了,泡一杯春天,这个题目可真好!如今,这个学生已成了一位妙手回春的医生,他一定没有忘记这件事,没有忘记春天的诗意。
  那年春,因为疫情我们困守家中错过入山买茶好时节。今年春天铺天盖地涌过来时,我可不能再错失良机了。
  岁月如歌将进酒,人生有味将饮茶。走,泡一杯春天,我们一起入山买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