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趣茶联
皖西日报
作者:鲍安顺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06日 来源:皖西日报

鲍安顺
品读茶联,雅俗共赏,妙趣横生,让人眼花缭乱。 这儿说的茶联之雅,泛指物象风情,那茶情茶趣茶意茶浓,似乎与季节有关,也与自然跟人情相联,雅出了茶的优雅,也道出了茶意芬芳。比如“樵歌已向平桥度,好理藤床焙早茶”,“卖茶客渡回风岭,驱犊人耕活水田”,“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那凡俗之中的生活行为,在茶联里变得诗意盎然,呈现出了悠闲、轻快与从容,弥漫淡然天香,生出薄薄风情。“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多么惬意,那雅中见春色见梦,活灵活现,也真可谓“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清”,“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坐”。突然想到,“坐观楼百尺,三面种新茶”,那景致,那情境,那风光,都是因茶而生,也因茶而显得醇香浓鲜,花月犹明。还有“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此茶联之美,写出了茶的真本色与好性情,花香露盈,泉石照影,雅得至极。 茶联也有俗联。所谓俗,我把它归为与经济财富有关,是铜臭的俗。比如“茶开千里市市场繁荣,酒醉五湖春春光明媚”,“茶为山藏富富贵齐天,酒催豪客歌歌唱盛世”。那俗里似乎也在附庸风雅,让我看见骨子里就是想多赚点儿钱,还想沾喜气、福气和人气,贪婪了点,也低趣了点,染了茶的清气与高洁,纯香与本正。 茶有滋味,茶联更有滋味。“凝成云雾顶,飘出晨露香”,似若天籁之香,已经不是人间茶味了。那人间茶味,是“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还有“菜在街面摊卖,茶在壶中吐香”,以及“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混日子,半个心半点意半瓶墨水度终生”。也有茶联,意蕴是中性的,不在天上,也不在人间,而在人心。如“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春茶一杯依旧,桃符万户更新”,说的都是心里话,道的都是人间情,解的也是世间事。是呀,那茶滋味里品出茶联的滋味来,就像“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那“人上人制茶中茶,山外山出味中味”之道,让茶联的滋味出神入化,抵达了“茶中茶制人上人,味中味出山外山”的心灵妙境。 茶长在山上,自然与山有关,那与山有关的茶联,也让人乐道称奇。其中五字茶联有“高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小径山茶绿,疏离木槿红”,“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山实东吴秀,花称瑞草魁”,“春其山中采,香宜竹里煎”。还有七字茶联,分别有“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幽借山头云雾质,香分岩面蕙兰魂”,“难怪西山春茶好,只缘多情采茶人”,“名山名寺共名茶,水碧山青茶更佳”,“人间何处是仙境?春山携枝采茶时”,“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茶靠水滋生滋养,那水就是茶的命根子,离了水茶是活不了的。其中有五言诗借水写茶的白描风骨,画得逼真鲜活,眉目清晰。如“心随流水去,身与白云闲”,“青山起新居,绿水映茶园”,“鸡鸣院内茶,白鹤井中水”。七言诗写茶描水,就略显纷繁,诗意也让人魂牵梦萦。如“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帮旧是蒙山”,“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碧泉涌出山腹事,玉壶映进苍天心”。还有非五言七言的,如“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丁香茶,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说得蜻蜓点水,却道得了生活化了的生命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