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随访
皖西日报
作者:汪雨
新闻 时间:2024年06月20日 来源:皖西日报
汪雨
当我途经宣城时,细心的朋友特意为我安排了在敬亭湖宾馆小住一晚。次日清晨五点,我从睡梦中醒来,来到宾馆后门的敬亭湖公园锻炼。沿着湖边漫步,只见湖面上水汽蒸腾,如雾如烟,朦胧中,拱桥和曲廊仿佛海市蜃楼般在微红的晨光中若隐若现。我一时有些迷失了方向,便打开手机导航,才发现自己竟站在敬亭山东大门旁。此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不由自主地在我脑海中浮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在我的印象中,皖南的山峦虽不一定雄伟,但必定小巧玲珑、精致无比,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十分契合。 敬亭山东大门处,有一大一小两座门坊,均为后期重建,上面分别刻有楚图南、欧阳中石题写的“敬亭山”以及刘夜峰题写的“江山如画”等字样。沿着宽阔的柏油路前行,道路两旁的茶园在薄雾中显得格外翠绿,想必敬亭山的茶叶品质一定上乘。大约走了十分钟,便到了公园大门,一块大石头刻着“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 公园的管理十分人性化,大门的伸缩门特意开了一个闸口,以便百姓们清晨入园锻炼。公园八点开始售票,门票价格为60元,也不算便宜。 我并不想进入公园,公园里锻炼出来的人告诉我,上下山只需40分钟。我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一探究竟敬亭山,更要去看看李白曾经独坐的山峰。山路宽敞且坡度平缓,沿途有竹海、双塔寺、相思泉等景点。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登上山顶,寻找太白曾经独坐的制高点。为了纪念诗仙,人们在山上修建了太白独坐楼。站在山顶,视野极为开阔,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在太白独坐楼的楼下,住着一位看门的老人。我对他说:“老人家,您在这山上居住,空气清新,还能与诗仙神交,真是有福气啊,肯定长寿。”老人笑着回答:“这里唯一不方便的就是买菜,偶尔有朋友上山,才能一起喝上两杯。不过,上下山买菜确实不太方便。”看他喝酒的样子,还真有几分诗仙的神韵。遥想当年,李白是否也曾在此处独酌,望着悠悠天地,独自落泪呢? 我沿着原路下山返回,途中偶遇一位出差到宣城的同龄人,他也是慕名而来。我们边走边聊起李白的一生,感慨万千。李白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无比丰富和充实。他的浪漫主义风格作品,千古流传,他也被誉为“诗仙”,堪称千古奇人,仿佛是文曲星下凡。 那个时代要说文曲星,除了李白还有一位大家,那就是王维,历史总是如此有趣,他们俩都和敬亭山下安葬的玉真公主有交集,玉真公主是唐玄宗胞妹,16岁出家,研习道教。玄宗喜欢这个妹妹,妹妹又喜结交文人雅士,玉真公主推荐的,玄宗基本委以重用,李白号称诗仙,性格放荡不羁,得罪权贵。王维号称诗佛,自然更得玉真公主赏识和推荐,但是安史之乱影响王维。李白七次登临敬亭山,独坐敬亭山,可能也是诗仙对山下玉真公主的反思。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几句诗,我尤为喜爱,展现了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和尊严的高尚品格与精神境界,也反映了他对自由人生和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在当今时代,我们更需要李白这样的人,守住人生底线,拥有浩然正气的品格,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