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霍山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钓“痴”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08日    来源:皖西日报

  方雨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笔下的钓鱼人,夜钓归来,残月西沉,疲惫之至,便在船中倒头睡去。任一夜风吹,船飘到了芦花浅水边。读时只觉画面唯美有趣,垂钓者憨态可掬的模样仿佛出现在我面前,让人忍俊不禁。
  我家也有这样一位钓鱼爱好者,甚至可戏称他为“鱼痴”,那个人便是我的父亲。自我记事以来,他除了上班就是钓鱼,有时和朋友结伴而行,有时一个人去。我是很难理解这种执着的精神。依稀记得酷暑时节,太阳很是毒辣,父亲的皮肤因长期暴晒被大片灼伤,泛着熟虾似的红色甚至脱皮,疼痛难忍。可这依然阻挡不了他钓鱼的脚步!为此,我的母亲经常抱怨却也无济于事。我的爸爸尤其喜欢夜钓,风高月黑的夜晚,他头顶着一个照明灯,偏挑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较为隐蔽的野塘,说是钓鱼的好去处。
  父亲是我小时候最亲近依赖的“玩伴”,走到哪都会把我带着,当然钓鱼也不例外。有时候他在湖边钓鱼,我就在周边采野花、追蝴蝶,或是赤脚摸浅水边的小贝壳。有时候父亲也会用细竹子给我做一根小钓竿,拴上蚯蚓,有模有样地放进水里,大概率是会钓到的。当时只觉得自己很是厉害,直到有次我看见爸爸偷偷地将鱼勾在我的鱼钩上,我才知道那是哄骗小孩子把戏。
  又过了几年,父亲的钓鱼装备升级了,还有了一个特别威武的名字叫“爆炸钩”。不用任何钓竿,只需一根长长的鱼线,线的尽头拴住很多鱼钩。只见他先是往水里撒了一把剩饭,叫“打窝”。然后又将一种酒糟味、粉色黏黏糊糊的东西,捏成面团的样子,全部包裹在多头鱼钩上。他将面团远远地甩出去后,将线的另外一头固定在树枝上,夹上一个铃铛,便大功告成了!父亲说只要铃铛一响,就会有大鱼上钩,便带我捉蚂蚱去了。后来铃铛真的响了,我们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收线,果然钩住了一尾二三斤重的大鲤鱼。我难以形容当时惊喜的心情,像是踩在云端摘到星星的雀跃,连同那串好听悦耳的铃铛声,也成为我童年快乐的信号,隐隐约约地出现在我的梦里。为此我十分崇拜我的父亲,他曾经在单位钓鱼比赛中获奖,钓到过十多斤重的“鱼王”,这也是我和小伙伴间为数不多的谈资和炫耀的资本。
  待到我高中时,父亲不怎么钓鱼了,换了个花样开始下河网鱼。而我通常扮演助手的角色。如果河水浅,便跟着下水,我拽着网这头,父亲拽着另外一头。固定之后,用石头把网的下方给压住,防止被水流冲走。等到一切就绪,我们就在上游敲打水花,鱼受到惊吓便会四处逃窜往下游游去,这种方法颇有效,通常能粘着很多手指大小的小湖鱼。大多是白条、大嘴、翘腰之类的鱼,名字怪怪的,当地人统称为“杂鱼”。这类鱼通常肉少刺多,适合裹上面粉用油炸着吃。炸至金黄,外酥里嫩,口感脆脆的;或将其腌制晒干,用辣椒炒着吃,也是当地一盘特色美食。只不过清理鱼实在太过麻烦,次数多了也就失去了耐心。父亲就会把刚网上来的活鱼送给亲朋好友,既省去了清理的麻烦,又吃到了新鲜,何乐而不为?
  到我出来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好些时,父亲的网也开始高级了!不再是传统的渔网,而变成了手抛网。这可是一门技术活,不容小觑。要求使用者手臂要有力,且尽量抛出圆形,甩的时候角度和力道都是有讲究的。为此我的父亲多次练习,才造就这份“绝活”!熟练掌握后,父亲带着我去橡胶坝网鱼。先是在岸上踩点,防止抛到杂石里被困住,后一鼓作气,抛到目标地。有时候会空网,有时候满载而归。鱼多的时候,父亲收网时总会将网提着老高,洋洋得意地拿给我看,然后拉下开关,将鱼尽数倒在沙子上,跳得到处都是。我提着红色的桶将鱼捡到桶里,再往桶中放一点水草,大抵是跳不出来的了。等到玩累的时候,我们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爸爸说自己老了以后的愿望是买只皮划艇,划到湖水的最中间,钓最大的湖鱼。我听后呵呵地笑着,仿佛真看见一个还算健壮的老头在湖中央,潇洒地甩着鱼竿,累了就在艇中呼呼大睡。夕阳落下,月亮升起,看四季风景,余生安宁。
  后来母亲生了病,且是很严重的病,全家都笼罩在一层乌云之下。父亲偶尔还是会搞鱼,不过目的不一样,不再是单纯的娱乐,更多是给母亲补充营养,且大多是以野生鲫鱼为主,熬制成奶白奶白的汤给母亲喝。父亲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十一年间,不停地陪着母亲到各地治疗奔波,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不离不弃。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因为肠子梗阻不能进食,瘦成了一把骨头。每天只靠吊白蛋白和鱼汤续命,那时候每天煮着鱼汤,空气里弥漫着腥味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让人感到恐惧与窒息。后来母亲走了,父亲也不再钓鱼了,往日精心呵护的渔具随意堆放在角落,落满了灰尘。他说现在钓鱼没什么奔头了,以前你妈在的时候,还能煮给她吃,现在没有任何意义。我是理解他的,包括我现在也很抗拒吃鱼,尤其是水煮鱼,让我想起那段失去至亲痛苦的回忆。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来治愈”,我感谢我的父亲给予我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让我身心健康,拥有现在较为安稳的工作和生活,童年的时光也将成为我此生最美好的回忆。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父亲还是会带着我们去钓鱼的。他会将鱼竿高高架起,一脸和蔼可亲,而他的孙女会紧跟在他后面,欢呼雀跃,就和当年的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