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馈赠
皖西日报
作者:陈于玲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1日 来源:皖西日报
陈于玲
寒夜,宁静。 落笔似在昨日,数数光阴,惊觉许久未曾起笔。那尘世间的琐事,那一朵花带给你的喜悦,那想用文字叙述光阴的情怀,统统隐没在俗世。 生活,赠你欢喜,也赠你哀伤。 独坐西窗前,捧起卷卷书文,一页一页翻过,如这匆匆年华。心有何依?这小半生,实属平淡。没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没有斜晖脉脉水悠悠。忽而释怀,在这万籁俱静时,有书为伴,便是美好。“云暗初成霰点微,旋闻簌簌洒窗扉”。窗外飘雪的世界,不就是这冬日的馈赠么?它会让你在步履匆匆心生焦灼时,暂停休憩,享受一份难得的美好。 听风起,赏雪落。你看,在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仍然涌现了不少女中文客,留下了不少千古佳作,从庄姜、卓文君到李清照、顾太清等,她们无一不是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在她们心中,书是最忠实的伴侣,书让她们比同时代女子活得更加睿智与通透。 历史的长河,席卷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却消融不了他们的精神传承。回归到本真的现在,光影瞬息的城市中,总有那么一群人,再忙,也会捧起书本,虔诚吟读。 读书真好。 此刻,我想起了她,一个我亦师亦友的启蒙老师,也是我曾经的同事。一开始,她和所有的女子一样,过着平淡无惊的日子,相夫教子,认真工作。曾几何时,她开始重拾书本,痴迷文字。兴许是人到中年,兴许是文字最能梳理光阴。只知道开始的那段日子里,她研读名著,追寻才女张爱玲、白落梅等名家的足迹。当我们在争论是继续“卷起”还是默默“躺平”时,她依然与书为伴,岁月无惊。她写道:当一片月色,坐进了荷塘。我和一束灯光,坐在册页里。是啊,岁月能改变女人的容颜,读书却能积淀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她便是这样,用书本开启心灵,用文字种下人生。 寒夜里,凝视着窗外,心底再次泛起点点想念,想念着故乡那个读书的女子。窗外墨色渐浓渐深,似是要镌刻下满地落白前最浓重的一笔。 将夜融成字,把雪落成诗,读书成了冬日的敲门声。 于是,思绪如雪花般翻滚。捧起尚有余温的茶盏,淡淡清香夹杂着案前那散发着墨香的书籍,伴我度过这样安然的时刻。我仿佛看见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几朵云低低飘过。温顺的羊儿们,享受着春日清风与夏日雷雨,勇敢迎接着秋日的萧瑟。它们没有抱怨,虔诚地守护着那一份安宁。可,夜晚的天空终会遮蔽一切,豺狼虎豹也会在这遮掩下肆掠。无奈,羊儿们时刻警醒着,躲避着猩红与死亡。终归还是有些许安宁的,因为此时正是羊儿们最亲近的冬日。白天,它们在雪中玩耍跳跃,夜里也不必担心被袭击。冬日的馈赠,给予了它们一片安宁祥和。 随着片片雪花,我跨越千山,行至绿水处。长津湖畔,轻拂过那几座冰雕,掌心似被刺痛;烈士纪念碑前,抬头仰望,雪花遮蔽了厚重。昔日的奋勇向前,后悔吗?不,是中国人的尊严。遗憾吗?应该是有的!只因他们无缘见证……是冬日的馈赠驱散了那一声声叹息,点点雪花,似在轻诵。 冬日听雪落,浮世有清欢,灯火阑珊处,岁月静好时。 然,这冬日的馈赠着实俏皮,瞧,悄无声儿,似是激不起你心湖一丝丝涟漪,却又引领着你天马行空。我知道,窗外雪花纷纷,凌晨时,定会还你一片素白,给你一份惊喜。“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感谢这冬日的馈赠,它给予我独特的礼物——隔窗听雪时赠我满室书香。 在这安静的冬日,一本书,一杯茶,再写一纸墨香缤纷的文字,馈赠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