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旗桥断想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在传统意义上,桥是与河流相伴的,像刻上古老文明印记的赵州桥,标志现代文明的南京长江大桥。 然而,随着城市文明的进步与交通业的发达,道路立交桥应运而生,桥不再结缘于水。飞架于北京海淀与昌平之间的西三旗桥就是这样。它与流动的河无关,却不息昼夜地流淌着,车流,人流。 在京城,西三旗桥是一座普通的立交桥,与复兴、阜成门、东(西)直门等著名立交桥相比,自然是小巫级别的,着实有些羞涩,但是凭我的直感,它在北京的地位不亚于那些名桥,应该是不容小觑的。 西三旗自古即为京都通衢大道,又是明代皇帝前往天寿山谒陵的必经之路,所以从明永乐年间就派驻百户所在此屯军。如今的西三旗依然是北京交通要道,桥上是京藏高速首段八达岭高速,桥下是一条交通要道,这两条路都是北京连接京外地区的重要枢纽,而西三旗桥也自然成为一个交通咽喉。 西三旗桥永远是动感的。桥上桥下都是不懈奔腾的车流,无数的汽车连接成了条条神龙,不见其首,也不见其尾,就那么上演一场无休无止的马拉松赛,追逐一般向前跃动着,如大河中的波浪一样,所不同的是,河中的波浪是朝着同一方向的,而这里的车流是多向的,向西,向东,向南,向北,来来往往,前后相拥,似乎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处于一种永动的状态。 西三旗桥下的路道上,伴随着浩浩荡荡的车辆巨流,有庞大的鱼群游走其中,又构成了一股绵延攒动的人的洪流。这是庞大的年轻人群,他们或徒步,或蹬着共享单车,装束虽然各异,但后背上几乎一律背着双肩包,姿势也几乎相同,探向前方,行色匆匆。据了解,西三旗一带有许多住宅小区,而西三旗桥西南有中关村等功用不一的创业园。背负双肩包的游鱼们每天清晨就由这些小区聚拢到西三旗桥下,形成偌大的鱼群,然后向远远近近的创业园游去;入夜时分,又披星戴月从不同的方位游回来,再次聚拢在西三旗桥下,然后匆匆向各自的小区游去,让那属于自己的一扇窗亮着的灯光洗去一天的忙碌与疲惫。 夜的西三旗桥又是灯的河流,一盏盏的车灯连缀成一条条光亮的火龙,闪闪烁烁地动,一些车灯渐渐暗淡于夜色中,另一些车灯又继起来,真正如古人所造的一个词语“川流不息”。桥上桥下的灯流彼此交相辉映,更似涌动的海浪,忽而高,忽而低,起起伏伏,像是谁持着一根根白而亮的链条在兴奋地狂舞,舞出了鬼步舞或圆舞曲的节奏。我叹服了哲学家创造的多元论经典原理,也叹服了这座桥,它将一个经典哲学原理做了最直观最经典的诠释。 西三旗桥是动态的桥。在这里,安静是不属于它的,悠闲是不属于它的,恬淡是不属于它的,它总是那么喧闹,那么匆忙,那么卯足了劲儿去追逐未知的远方。西三旗桥下没有河流,却不舍昼夜地流淌着无数人匆忙的脚步与焕然的梦想。 西三旗桥是以其位于西三旗而命名的,由它的“旗”字,我总会联想到清代的八旗军,于是武断地认为这个地方是作为清代的八旗军驻地而得名。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西三旗之形成与得名,与清代八旗军并无关系。 其实,西三旗之名源自明代,是当时有部分军队在这一带牧马的结果。明代的军制是在一些要害之地设置卫或所,以尽保家卫国之责。卫所有千户所、百户所,所下分总旗、小旗,“旗”为最基层单位,如同今天的“班”。明代为了抗御异族卷土重来,在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同时,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统领大批卫所官兵保卫边防。为了供给沿边驻军战马所需,在内地设立了许多牧马草场和马房,抽调部分官兵专门牧马养马。明朝时,北京地区的牧马草场和马房很多,其中西三旗东边的黄土店就很有名。当时,黄土店周边少有村庄,到处是青草茂盛的空旷之地,被分派来牧马养马的官军,按照所编的小旗散布其间。西三旗、西二旗、东三旗、东二旗等村庄就是各小旗官军的驻地,后来,它们演变成村落,并以当时小旗的编号和所处方位命名。 试着想象一下:一片旷野,白云悠悠,草树碧绿,溪水潺潺,三五村落散于其间,成群的牛马缓缓游弋,袅袅炊烟处有兵卒与村民闲适地聊叙家常,抑或牵着马赶着牛行走在如茵的草地上,小溪边,他们的歌声或口哨声随着微风轻轻飘荡,一直袅绕到空中的白云。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静成了一幅油画,一幅主调静谧的油画;一切,都是慢节奏的,如影视剧里的慢镜头,舒缓,抒情。 而如今,人类社会前行的步伐变得越来越急促,静态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状已成为过去的故事。尤其是在这国际大都市,快节奏,高速度,超动感,所有的一切都受着惯性力的作用,根本停不下匆忙的脚步。也许正因为如此,这座城市才十分张扬地变高变大,日新月异,活力四射,释放出美轮美奂的色彩。 然而,急切匆忙的狂奔,是否错过一路的风景;无休无止的躁动,是否沉淀了内心的安静;炫目焕然的燃放,是否反刍了其中的真意。 近年来,极简主义者倡导,欲望极简,物质极简,生活极简……或许,被繁杂绑架的生活,不妨做个减法,褪去繁复的甲壳,精简纷繁的程序,放慢急匆的步履,也许生活会多一分轻松,多一分简易,多一分惬意。 西三旗桥奔流不息,但愿它能舒缓一下流速,让这流动的车、流动的人以极简而沉静的心重温“旗”的影子,赏一赏蓝天、白云、绿草、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