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个融合”助推党建与业务双提升
皖西日报
作者:张安丽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0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张安丽
中共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委员会自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从制度融合、业务融合、实践融合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医院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复杂抗疫形势下的工作执行力,从而实现了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做法 (一)制度融合 1、工作制度。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到首位,重点围绕班子自身建设、议事决策、选人用人、作风建设等方面,着重抓好《党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议事制度》《党委会议制度》《党委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等多项党建工作制度落实,确保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推进党委班子运行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同时,全面建立健全涉及财务、人事、医护、工程项目、行政后勤、安全生产、团委工会等多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医院内部各项管理。 2、学习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医护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制度等,抓好常态化学习。用好“学习强国”“党建云”等平台,确保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促进主题教育层层蓄能,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3、人才培养制度。一是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积极引导医疗专家、学科带头人、高学历或高职称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实行双向培养人才机制,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提升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造血”功能。通过“传、帮、带”,将优秀青年骨干培养成党员,让党员在医疗技术发展中起到“领头雁”作用。通过以点带面,层层深入的方式,唤醒了业务骨干们对党组织的向往,医护人员入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4、宣传制度。一是建立通讯员队伍,定期对通讯员进行培训,确保投稿视频和稿件质量;二是制定宣传激励措施,鼓励职工积极转发医院官方视频、信息稿等,充分发挥自媒体作用;三是拓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医院门户网站、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宣传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树立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助推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业务融合 一是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规划、部署、实施、督办、考核等各个环节上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办、同考核”的工作机制;二是创新党建共建机制,提升协同发展组织力。通过支部共建、学科联建、党员联建,实现人才聚合、资源互补,推动党建工作与医疗工作深度融合,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的优势;三是织密党建联盟体系。依托医共体建设,构建市、区、乡三级共建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四是在“两个作用”发挥中融合。在三年抗疫阻击战和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中,党员同志们纷纷请战,勇敢“逆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了党员初心与医者使命,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五是抓典型引领。设立党员先锋岗,表彰优秀党员、敬业典范、行业先锋,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新风正气。 (三)实践融合 一是开展各类评比活动。如“学习之星”、主题征文活动、优秀视频、优秀病案等评选,党员和职工同台竞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增强了党员和职工之间的凝聚力。二是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分享入党故事、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党组织的引领力、向心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强化了党员党性观念和政治仪式感。三是抓好主题教育。以开展主题教育为抓手,结合国家公共卫生工程,依托医共体建设、医院发展、社区共建、文明创建等工作,在爱眼日、爱牙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艾滋病日等节点开展义诊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发挥行业特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下乡体检、小儿脑瘫康复、适龄儿童窝沟封闭和局部用氟、金安区“五癌筛查”、征兵体检、高考体检、慢性病鉴定和残疾人等级评定等工作,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成效启示 一是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做到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一体、左右协同。实现从行政到临床科室高度重视抓党建、齐心协力抓业务的局面,业务工作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延伸到哪里。 二是深度融合,有效衔接。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把党建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形成全方位高效有机融合的工作格局。 三是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抓党建引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为有效推进医共体建设,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是以民为本,强化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思维,把准融合方向,以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盼愁”问题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