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眼睛
皖西日报
作者:张建春
新闻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张建春
天又黑下来,肖雅打开了房间里所有灯光,灯光在墙壁上撞来撞去,发出“噼哩啪啦”的声音,声音真切,钻进肖雅的耳朵里,肖雅想捂,却怎么也捂不住。
“噼哩啪啦”的声音好生的奇怪,它是有形有状的,尖尖的,刺得肖雅周身疼痛。
肖雅恨恨地在心里骂了句,没骂出口,脸却红了。
肖雅已被封闭四天了,疫情猖狂,得躲着它们,避着它们,将它们拒之千里之外。肖雅所在的小区被列入中风险区,在半夜时分封闭了,准进不准出,进来的人得隔家观察,天天捅嗓子,做核酸检测。电梯也关闭了,电梯是封闭的空间,病毒容易传播。
肖雅住在二十九楼,电梯一关闭,肖雅想出门也出不去了,肖雅没有上下二十九楼的决心,面对一阶阶楼梯实在是胆怯。
肖雅很是钦佩来给她做核酸的女子,一阶阶楼梯的爬,那么多的楼,一个人不等于爬座入云的高山?所以面对“张开嘴”的冷冰冰的声音,肖雅总是露出甜甜的笑,说上一声谢谢,这谢谢是发自内心的。
“捅”了几天嗓子,肖雅突然留恋起做核酸的那一刻,包括那句一尘不变的“张开嘴”的声音。肖雅开始观察戴着口罩的面孔,那应是一张年轻得令人羡慕的姑娘面孔,从她的清澈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姑娘的眼睛美丽,长长的睫毛,灵动的眸子,幽幽的如灵泉之中有许多鱼在游。
肖雅找到了一事,她决定拿起画笔,画这每天一遇的眼睛。
肖雅学过画,只是工作太忙,把画笔一度搁下了,但姑娘的眼睛触动了她,她必须把这双眼睛画下来。
肖雅努力回忆隔离前三天姑娘的眼神。
肖雅的回忆是准确的。第一天,姑娘的眼神是惊恐的。第二天,姑娘的眼神布满柔和。第三天,姑娘的眼神充斥了疲倦。
肖雅用的是国画的笔法,在传神中写意。三双不同表情的眼睛画完了,肖雅一幅幅地欣赏,竟有了流泪的感觉。
肖雅开始期盼门被敲响。天已黑得深沉,做核酸的门终于被敲动,肖雅一阵子激动,把临近门厅的灯打开。“张开嘴”,肖雅把嘴微微地张开,姑娘摇了摇头,用目光向肖雅示意把嘴张大些,肖雅按这要求做了。姑娘的动作娴熟,很快取了样。肖雅是故意不配合的,她想多看一会姑娘的眼睛。
今晚姑娘的眼神是焦虑的,肖雅观察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是焦虑的?肖雅自然是不清楚的。但肖雅在随后画画时,有了结论,这姑娘一定是某个人的女朋友,一定是母亲的女儿,一定拖着一天劳累奔走的人……焦虑可以从各个方面生发,她的焦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肖雅画得很慢,她要消化姑娘的焦虑,并把这焦虑揉合进姑娘的美目中。
肖雅非常满意,这是姑娘四幅眼睛画中,最有内涵的一幅。
第五天“张开嘴”的声音是在上午响起的,肖雅看到的是一双疲倦的眼睛。肖雅很配合,目光和姑娘的目光交汇很短,短得要用秒来算计,就在短短的一瞬间,肖雅震惊了,姑娘眼睛里的疲倦拖着长长的尾巴,目光尽管灵动,但困顿和目光紧紧粘黏在一起。
第五幅画是在肖雅的犹豫不定中完成的,她不愿意在姑娘的美目里,留下滞涩和不明快,可事实明摆着。
第六天,姑娘的眼睛里流动的是一种紧张和迫切。肖雅笑脸相迎,将目光柔和成水,在姑娘的眼睛里浇呀浇。姑娘没来得及说“张开嘴”,肖雅将嘴不雅地张开,姑娘被肖雅引笑了,笑在眼睛里荡出阵阵涟漪。
这天,肖雅的眼睛画创作得特别的流利,一气呵成,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第七天注定是充满希望的,姑娘是下午按响肖雅门铃的。姑娘在说“张开嘴”前开了句玩笑,说:嗓子长茧子了吧。肖雅为这句话逗引得“哈哈”大笑。肖雅没忘记读取姑娘的目光,姑娘的目光中盈盈的是一汪希望。
希望的目光在眼睛里流动,这眼睛是超现实的美,肖雅用心画,当作压轴之作来画。肖雅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姑娘的眼睛在画纸上活了,才罢手,此时天就要亮了。
早晨,小区解封了。
封闭了七天的小区居民,不约而同地奔向小区的广场,广场是封闭期间服务中心。
肖雅没忘记带上七幅眼睛画,她要去找七幅画中真实的眼睛。肖雅刻骨铭心,她兀自发现所有的“大白”和志愿者都有这么一双秀美的眼睛。
肖雅把七幅画悬挂在一棵已落尽叶子的梧桐树上,立即吸引了众多的小区居民,他们指指点点,或许也在对号入座。小风吹来,肖雅的眼中一棵树绿了。
哦,绿色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