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社会广角·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传承红基因是一种责任”

苏举端 本报记者 谢菊莲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10月13日    来源:皖西日报

  “红色文化是金寨人民的根和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金寨,把红色江山传下去是每个金寨人的神圣使命!”80多岁的何运川,曾在金寨县梅山镇镇政府工作,退休后热衷于红色文化宣讲,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热衷于红色文化宣讲,把发生在金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热血故事宣讲出去,2015年以来,先后开展红色故事宣讲19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800多人次。
  业余时间,何运川常常同老红军、老工人、老农民、老教师打成一片,充分挖掘各类宣讲事迹。他随身携带的“志愿服务”笔记本上,有老照片、有人民日报评论文章,也有老红军后代的口述故事。丰富的理论知识积累,让他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红色文化宣讲,宣讲内容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5年5月,何老看到红村社区十多个文艺爱好者聚集在半间门楼子里排练节目,并且大多数是红色文化爱好者,因为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日常活动开展严重受限。他主动同梅山镇政府和红村社区联系、协商,最终从闲置的政府公房中改造三间房子作活动厅,配备了空调和音响等设备设施。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热爱文艺的人员一下子增加到20多人,组建了乐器队、表演队,重点宣传红色文化,最终成立“老干部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每年建军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点节日,组织文艺团队志愿者在红军广场唱红歌、演小品、讲故事,通过文艺活动宣传红色文化。他常常说,“红色文化是金寨人民的根和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金寨,把红色江山传下去是每个金寨人的神圣使命!”
  这些年,何运川先后被评为梅山镇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荣获“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乡村名嘴说”等荣誉,以他开展红色宣讲为题材拍摄的短视频《党员徽章的前世今生》,获得六安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短视频大赛一等奖,“星火相传”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六安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如今,老干部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由2015年的15人已经发展到150多人,他们常年在红军广场、梅山水库、鄂豫皖红军纪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向省内外游客介绍金寨的红色历史,深入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村学校开展文艺演出下基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唤起大家对红色文化的记忆。
  面对“梅山这里打过仗吗?解放后为什么要修水库?我们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等一系列问题,有的是微信、有的是信件、有的是电话,对于年轻人的提问,何老都认真查阅资料,耐心细致地回答,他说:“年轻人愿意和我沟通,说明他们信任我,我不能辜负他们,和他们交流也让我心态年轻了不少。”
  今年7月,皖西学院大学生开展暑期实践活动。“我们想听听金寨立夏节起义的故事、花石乡大湾村的巨变有哪些、果子园三个农民怎么带动全村致富的?”同学们急切地提问。在不大的客厅里,何老带着学生们观看视频,学习党章,交流感悟,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激励大家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负时代、不负青春。他互帮对子已有87对,平时一句问候,急时一句鼓励,让何老成为年轻人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