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河畔荷飘香
皖西日报
作者:胡先友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25日 来源:皖西日报
 唐兴菊 摄
胡先友
打开地图导航,在皖西丰乐河畔的舒城县棠树乡,可以搜到一个盛产荷花的村子,名曰三拐村,现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 三拐村是我的故乡,我是喝着带泥的塘水长大。所以,到老浑身都裹着泥土气息。 在外时间长了,难免思念故乡,念叨着那片记忆里的荷花。 今年初夏,回乡探亲。惊喜地发现家门口多了无数粉红的荷花。车从舒六公路疾驰,到了三拐村龙泉农业合作社,待放慢车速时,我被眼前众多淑女般的荷花醉倒。 不下车,是说不过去的。村里的水田里满满地盛开着品种不一的荷花,叶绿花红、迎风招展、铺天盖地,诗意盎然。 曾几何时,美丽的荷花仙子们在这片贫瘠的田地上扎根安家。田地因了新生命的加入,便灵动而肥沃起来。荷仙子们一支支,一族族,雅致闲静地繁衍生息。微风拂过,游客们在占地1200亩的华东莲花城里欣赏着她们的妙曼舞姿。可以喝荷花茶、品荷花宴,弹琴摄影,忘却烦恼,心拥美好。 来过舒城三拐村的人们都知道,华东莲花城是安徽省摄影家协会美好乡村舒城创作基地,育有国内外各类珍品观赏荷花、睡莲品种。每年荷花盛开的季节,会引来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往赏荷、拍摄创作。任新华社陕北分社社长的陶明先生,便是从当初贫穷的三拐村走出去的。 他感恩故土,回报家乡,协同吴玉华女士在地方政府关心下,建成华东莲花城荷花基地、乡村文化摄影基地和莲花产品体验中心。目前,供游客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多种需求的荷花宴农家乐、民宿等相应配套设施正逐渐成型。三拐村助推“莲文化”,以荷为媒,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经济,也让周边依靠民宿、餐饮、农副产品销售的村民们增加了收入,尝到了甜头。陶明先生不仅将浓厚的乡情放在心底,更付诸行动中。 家乡的那片荷多么让人流连啊。 记得儿时,在三拐附中就读。学校数百米外有口荷塘,见荷花们在风中摇曳,心痒痒,中午放学约几个小伙伴偷偷去荷塘踩藕吃。吃饱玩好光着屁股上了岸,才发现所有的衣服都失踪了。我们只得垂头丧气回到教室,讲台上一堆衣服,老师拿着戒尺威严地等在一旁。才吃完荷藕,又吃“竹片”,那场景和滋味,至今在心底反刍。从此,我对荷塘敬畏起来。 有人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与荷相望,我也有了新认知:荷花植根淤泥,汲取营养,才能站出一片风景。是淤泥茁壮了荷花,成就了美丽,赋予了圣洁,何染之有? 离乡前,我悄悄去趟莲花城,与荷仙子们告别。在田埂上坐坐,看蜻蜓在荷叶间舞动,看泥鳅在荷塘里游弋。精心拍几幅田园风光照,力争拍出她们的神韵与风姿。我期待荷的美感和香气,与自身的泥土气息相得益彰吧。 丰乐河畔荷飘香,有荷有景有情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