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困境与应对措施
皖西日报
作者:安军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安军
社会发展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及其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为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升城镇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促进城镇现代化进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的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实实在在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社区,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内涵 社区文化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广义角度看,社区居民长期在相对稳定区域的生活与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就是社区文化,从狭义角度看,社区居民在长期生活与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之和就是社区文化。社区与社区文化相互依存,共融发展。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城市社区很多特点,包括多元性、开放性、现代化,以及地域性、公益性、共享性等。 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首先,社会由一个个“社会细胞”的社区组成,中国文化的最基础组成单元是社区文化,谋划建设好社区文化,为全面建设中国文化增光添彩;其次,不同社区由不同地域的人们组成,组织实施好社区文化必然促进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形成,赋予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新时代特色,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最终实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目标。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建设路径 良好的社区文化可以满足人们基本精神需求。良好社区文化可以创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利于缓解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形成良好心态,降低社会犯罪概率;现代社会充斥物质利益,人们更需要汲取精神食粮的纯净环境;良好社区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作用,为社区居民形成共同价值观提供支持和帮助,使社区成员团结友爱,促进融洽关系的形成,构建和谐社区。 (三)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 对我国而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是基于我国国情之上的,并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良好的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效补充人们课堂学习。社区文化中心的建立与健全,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弥补社区文化短板,促进知识更新,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同时,在浓厚社区文化氛围中生活的孩子们更能健康成长。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不完善的社区文化建设制度体系 发展社区文化过程中,相关发展制度可以规范发展包括广场舞、大秧歌在内的文化,促进良好发展局面的形成。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同地方形成不同文化制度体系,同时相关标准和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具有复杂性、系统性,需规范制度进行引领和提升。 (二)传统社区治理理念的制约 在传统计划体制影响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具有较大依赖性,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无法实现更新自我目的,生机与活力匮乏。另外,文化体制建设对于国家财政也有较大依赖度。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形式化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形式化问题。个别社区文化建设者态度不端正,无法认真履行职责,仅是对上级布置任务的完成,或者想要获得某种荣誉,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设置城市社区文化设施目的同样为应对上级领导检查,部分设施并不能与社区居民真实文化需求相符合。 (四)缺少有效的社区文化建设团队管理 发展社区文化的过程具有系统性,需要专业人员推动。大部分地区都有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区文化小组和团队涌现,他们积极组织当地居民开展集体活动,然而,因为管理制度体系不够规范,加上缺乏引导,导致组织相应活动时会不同程度对社区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无法提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质量,也会阻碍整个城市社区文化发展进程。 (五)不合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 受到条块分割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资源既有闲置,又有紧缺现象。这是因为有萎缩现象存在于规划中的公益性文化设施中,加上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社区改变公益性文化设施用途,使其具备经营性特点。在利用文化资源方面,有效机制不够灵活,有“三多三少”现象存在,具体是多数重视有形资源,却忽视无形资产;更多使用现有资源,很少挖掘潜在资源;更多管理自家资源,很少协商盘活资源。 四、应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困境的措施 (一)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制度体系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以法治理念为根本,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全面了解和掌握广大民众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诉求,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体系。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管理部门,需立足于社区文化发展常态化、统一规范文化发展等方面促进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大。从宏观方面和顶层设计方面统筹规划,为城市社区文化长远发展提供指导。 (二)树立与强化主人翁意识 建设城市社区文化,需将主体确定为城市社区居民,主导是城市社区工作人员,树立和提升城市社区居民的社区文化建设主人翁意识,激发社区居民建设社区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让每一位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共同献计献策;专业文化社区建设者则必须对社区资源进行综合考虑,促进与社区居民现实需求相符合且具有大众性特点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加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监督力度 第一、对党员干部、社区文化建设者,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将自己工作的评价标准确定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将自身工作原则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二,构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监督体系,让社区文化建设情况公布于众,保障在阳光下建设城市社区文化,让群众监督,且设置独立监督部门,对认真反馈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的居民给予适当奖励。第三,对于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追究责任,惩罚力度需加大,奖励切实履行城市文化建设职责的人员。 (四)优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组织管理 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舞、大秧歌等文化项目发展中,支持和鼓励专长人员加入并发挥作用。为了使长效发展需求得以满足,需要一定政策体系和激励体系的倾斜作保障。相关部门需从本部门角度出发,对组织管理的相关岗位设置进行完善,文化管理部门应该联合多个部门包括城建、体育、教育等部门,提供丰富多彩的项目,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同时提供组织保障和适当的资金物质等支持。另一方面,在组织建设过程中,需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相关责任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以人为本,实施并践行责任基础理念。 (五)拓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形式 第一,人性化的社区教育。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促进人全面发展。立足于群众最关心、与其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将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社区需负责培训和引导社区居民职业技能教育,转变其就业管理理念。从国情出发,将人性化老年教育工作做好,比如构建老年学校,开展多种有益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第二,特色化的文化活动。为满足社区居民真实需求,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社区文化工作者需将社区资源、特色、人文找准,高度重视文化活动质量,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精品。 第三,利用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社区文化产业,组织大型群众艺术汇演、文化节等,开展与群众文化生活相关的经营活动;通过开展协会、组织俱乐部等方式增加活力;可以让他人经营管理社区文化设施,指导经营者将更优质的服务提供给社区群众,实现社会化管理。社区文化建设首要目标确定为社会效益,但是同时发展社区文化产业,对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使文化建设经费不足得以弥补,有利于经常性社区文化活动的更好开展。 (作者单位:六安市金安区中市街道办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