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专栏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00后大学生恋爱心理浅析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8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魏冉

  大学生谈恋爱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也有着不同于以前的变化。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恋爱动机多样化
  以前的大学生大部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恋爱对象会抱有选择人生伴侣的态度,对恋爱关系的确认更加慎重。而现在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和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拼命学习,进入大学后失去了紧迫感,学习压力突然减轻,又刚刚进入陌生的大学环境,会感到孤独、无聊和对未来的茫然,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消磨时间,于是就抱着尝试的态度开始谈恋爱;有些大学生是出于从众心理,看到周围的朋友、同学在谈恋爱,自己没谈就没有面子,或是在朋友的起哄或撮合下,也随波逐流开始谈起了恋爱;而真正因为相互理解、情投意合,以选择人生伴侣为动机开始恋爱关系的同学所占比例较低。
  2.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大部分学生能够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大学中的首要角色是学生,并且明白学生应当以学业为重,甚至可以做到共同进步;而有的学生却把爱情放在了首位,把谈恋爱视为首要任务,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在谈恋爱上,无暇顾及学业,甚至还逃课,从而成绩下降、荒废学业。
  3.恋爱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有的大学生在开始谈恋爱后,将绝大部分可支配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二人世界”上,从而没有时间参加集体活动,或者刻意逃避集体活动,结果就是与朋友和同学渐行渐远,使得正常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当恋爱关系也出现问题时,可能才会发现连一个可以倾诉、商量的朋友都找不到了。
  4.缺乏稳定性和责任心
  部分大学生只愿意享受恋爱过程中甜蜜快乐的部分,而不愿意应对磨合期到来后的争吵、接纳、妥协和让步。当恋爱关系从热恋期过渡到磨合期,开始遇到问题时,一些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很难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两个人无法做到相互理解,可能就会很轻易地结束恋爱关系。失恋后,有些同学为了排解伤心难过的情绪,会很快再次投入到新的恋情中去,当新的恋情到了磨合期开始有了争吵又会分手,周而复始。
  5.失恋后的影响
  0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应对挫折的能力不足,而失恋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比较严重的心理挫折。失恋会给当事人带来悲伤、无助、焦虑、痛苦、抑郁、自卑等负性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调节,长时间陷入负性情绪会影响该同学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发展。有些同学甚至还会怀恨在心,出现报复心理,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酿成悲剧。
  二、大学生健康恋爱心理的培养
  1.注重家庭婚恋教育
  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会刻意回避婚恋相关的话题,或是不在孩子面前做出亲密的表露爱意的举动,生怕孩子会因此“学坏”。实际上家庭氛围对于孩子能否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当起到表率作用,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和婚姻,不要羞于表现对另一半的爱和对孩子的爱,让孩子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到健全的婚姻和爱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孩子在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中,通过日复一日地观察会受到父母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的影响,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婚姻观。
  家长应当以开放的态度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行为,一味地反对可能只会造成逆反心理,而是要去了解00后大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加强对他们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强大的责任感,明确自身所处的角色,把握好学业和恋爱的主次,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2.加强高校恋爱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会举办一些恋爱心理学的讲座或课程,但很多还是较笼统地去谈论恋爱这件事情,高校还可以更细致地从不同角度针对大学生的恋爱、性、婚姻、家庭、失恋等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人生观;还可以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对学生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对待恋爱关系,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社团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培养兴趣,施展才华,意识到除了二人世界以外大学中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找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才能更好地看待和应对恋爱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结语
  恋爱是大学生们正在经历或即将面对的人生中的必经之路,需要高校和家长共同引导,首先要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性平衡学业和恋爱的关系,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皖西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