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红土地·夕阳佳苑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坎坷生活苦来甜 民富国强感党恩

皖西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黄 政 摄于淠史杭横排头景区
  程士华

  裕安区西河口乡是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发源地,是刘伯承元帅夫人汪荣华的故乡。由于受佛子岭、响洪甸两大水库下游的东西淠河交汇处的制约,又加之淠史杭总干渠上游的横排头蓄洪坝的蓄水影响,导致水灾频发,交通闭塞。上世纪80年代末,仅修一条通往独山的道路,是皖西地区有名的重灾贫困乡。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跨东淠河至陶洪集、青山、舒城、安庆方向;跨西淠河至独山、石板冲、苏埠、六安方向,耗资一亿多元建了两座总长3000米4车道的大桥;同时顺东淠河沿岸修了20千米长的水泥路直至霍山。
  近年来,国家不仅对西河口向外通道全部打通,同样对乡内也投资几个亿,为20千米的龙门河和10千米的张冲河等几十处山河沟进行了河床拓宽、取直、护坡、建花园绿化带。过去许多地方是爬坡过坎路难行,连自行车也要扛着走的山间小道,而变成现在全乡境内竟有600千米的水泥路通至各村的家家户户。
  我们山区过去出门就步行,砍柴收粮都用扁担肩挑,有少数人用木头做的独轮车推行。1978年仅人民公社内(乡政府)有3辆自行车,车坏了必须扛到区政府所在地独山修理。而今则变成出门有轿车,搬运货物有摩托车、三轮车,肩挑扁担的现象再也没有了。现在的农民,国家不仅免征农业税,而且还给各种农业补贴。
  过去我们吃穿用都被布票、粮票、糖票、油票等各种票证所控制。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河口乡由原来仅西河口、龙门冲、郝家集、落地岗4家供销社,变成现在全乡有157家商业网点,仅龙门冲一个村就有60家商店。一切商品自由贸易,充足有余。
  忆往昔,峥嵘岁月。解放初期,农村全是用稻草、麦秸草(山区是芭王草)盖的草房,所谓“墙”就是用麻秸、玉米秸秆围起来的。一不小心,房屋就容易失火。地方上流传着“锅门口少放柴禾,水缸里不能缺水”。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灭火。那时农村有一支专门为人插草房、补屋漏的“茅匠”。谁家房子漏雨,就请“茅匠”带着“茅匠杆”等用具来维修。
  农村人住草房不说,照明更是麻烦事。我们山区就是用松树节(有松油),放在一块脸盆大小的石块上燃着照明。大多数家都用菜油倒在“灯盏”里(“灯盏”是用泥巴做的有底座,中间有10公分长,1公分粗的柱子供手拿,上面装油的像吃饭碗一样大),许多家不用灯盏干脆用碗点灯。油灯内放上“灯草”(野外生长的一种大茅草抽出的草心,买不起“灯草”就用棉絮拉成粗线)。那时女人们专做的针线活,土话叫“拿针”。妇女们经常为家人缝补破烂衣服,还要“拿针”做鞋,这些活都必须在油灯下完成。熬夜时一不小心打瞌睡,把油灯绊倒,很容易失火。
  在衣服穿着上更是节俭。缝一件要穿几个人。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长大了不能穿,缝缝补补老三、老四穿。大人冬天的棉衣多数是手工织造的白老布,怕脏了不好洗,就用草木灰烧水煮染成灰黑色穿。夏天多数男人都是一条披肩的大手巾和一条裤头子,天天晚上洗澡后把手巾、裤头洗后晾干第二天接着穿,不存在有换洗衣服。
  我今年73岁,3个孩子10岁左右都脚穿草鞋,肩背粪箕,到西河口、龙门冲、独山等地拾粪;帮大人砍柴、打猪菜喂猪。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祖国大地,国家现代化建设繁花似锦,成果辉煌。梦想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普遍实现了!稍大一点的村庄都变成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城镇式居民小区。美丽乡村点还配备文化、体育等娱乐设施,供人们休闲。改厕、改灶、改饮用水,还配有保洁员。
  1960年,乡里想找一名初中毕业生到校教书都很困难,到了1979年,才有3名大学生、15名高中生、51名初中生。截至2021年5月30日统计,仅红石岩一个2300人口的深山小村,就有6名博士、17名硕士、本科生173人。
  改革开放初期,一个乡能有万元户是难上又难。那时候农村家庭来客人买二毛钱豆腐,来贵重的客人就割一点肥肉。吃烟人平时就用水烟袋或旱烟袋抽搓碎的烟叶子,喝酒的人用酒壶打半斤几两的散装白酒。今天,吃肉要吃瘦肉排骨,抽烟拿成条,喝酒成箱搬。
  现在,西河口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美丽乡村,配套设施齐全。加之西河口有丰富的“四色”资源,即:红色资源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旧址、游击师师长车厚桥烈士亭;绿色资源六安茶谷核心地的茶、麻、竹、树等土特产品远销国内外;古色资源明朝老街、北宋望江寺;蓝色资源绿水青山、天然氧吧,特别是海拔近千米的高山峡谷云雾中的十八盘红军广场,地势独特秀丽,环境优雅清净,在陆续开设茶谷小院、竹海人家、龙门客栈以及皖西茶文化展示中心,成为省内外难寻的红色教育之地、绿色养生之地、古色加特色的旅游观光、度假休闲之地。
  作为一名已有51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新形势,展示新姿态,作出新成绩,竭尽全力为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奉献毕生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