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母亲
皖西日报
作者:施训洋
新闻 时间:2021年06月03日 来源:皖西日报
施训洋
“五一”,是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先进代表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嘉奖,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必将载入史册。 提起劳动人民,我很自然地想到母亲。对于国家而言,母亲不足以称为劳模,但于我家而言,她是当之无愧的“劳模”。 77岁的母亲一直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天还朦朦亮,粥香已经透过窗户飘进了鼻孔里。六点的起床铃刚响,便传来“吱呀”的开门声,接着是母亲那熟悉的脚步声。母亲就是这样,总不让自己闲着。 父亲在母亲57岁那年便永远离开了我们,此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连对象都没谈。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育秧、打农药、扬稻,先前父亲做的活,母亲都担了起来。 我成家后,母亲离开老家,随着我们住到学校里。本想让她享点福,母亲却闲不住,将爱人单位里的空地都开挖出来种菜,还将学校周边的荒地也开了出来。应季的蔬菜总是放满厨房,还散一些给同事们分享,他们都说母亲种的菜好吃。 母亲还在课间和放学后捡拾孩子们丢弃的饮料瓶、废纸张,她的手上始终提着个很大的方便袋。母亲不单单捡拾废品,时常听到她那熟悉的声音“小哥哥、小姐姐,念书,要好好念,念上了自己舒服。”说来也怪,孩子们不仅不讨厌母亲,还亲切地喊她“施奶奶”,一些毕业多年的学生遇见母亲也会特地上前喊她一声“施奶奶好!”我竟打心眼里佩服起母亲来。 女儿出生后,母亲更忙了。我和爱人都要上班,带孩子便成了母亲的任务。母亲从不说累,还让我们安心工作,家里的事有她。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做到的?一切都井井有条,下班回家就有饭吃,菜园地里应时的菜一如先前那般旺盛,孩子们丢弃的废纸和饮料瓶也整齐地装在大袋子里码在屋角,女儿不哭也不闹还咯咯地笑。 母亲不舍得乱花一分钱,她常说自己多存一点我们的负担就轻一点。卖废品的钱、老家的粮补钱、日常亲友们给的礼钱,母亲都一分不动地存进银行。前些年买房,母亲竟然一下子拿出十多万的存款交到我手中,还让我不要急,说是她还能累得动。 儿子出生时,母亲已经72岁,但她依然像先前那般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 正是有母亲的帮衬,爱人先后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我也先后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等表彰和荣誉。 母亲,二十多年如一日,从不叫苦叫累。总说看着我们进步她就开心。我和爱人常说母亲是家里的功臣,我曾说向学校申请给母亲发一张大奖状,母亲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如今,母亲的头发早已花白,声音依然洪亮而有力度。有学生的日子里,课间的校园里必有她的身影,一边捡拾孩子们丢弃的废品,一边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母亲,是我家当之无愧的“劳模”。
|